春天是万象更新的季节,也是抖擞精神再出发的起点。
开学第一周,学校召开2025年工作安排部署会,一方面是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明大势、识大局、促发展;另一方面是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瞄定目标、鼓足干劲,为新一年的工作谋好篇、起好步、开好局,推动学校事业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业绩。
为了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前所未有,对人才的渴求前所未有,对创新的需求前所未有。去年以来,中央先后召开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系统部署。在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之际,习近平同志《论教育》出版。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相关的讲话、回信、重要指示等达到17次之多。这些充分彰显出教育的地位作用、使命责任达到了新的高度。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在千载难逢的时代实现作为,必须首先将自身的优势扬起来,让短板长起来。在激烈的外部竞争中,学校对外拓展和争取办学资源的力度仍需要加大,学科专业布局与国家和区域产业发展的适配度不够,还存在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干部作风、教师教风、学生学风建设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全校上下要自觉研判形势,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切实把握在复杂多变形势下做好工作、推动发展的主动权。既要看到时代之变背景下技术变革带来的严峻挑战,更要思考高等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大有可为的可能性;既要看到外部严峻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更要看到教育强国建设孕育的战略性机遇;既要看到学校建设发展面临的问题和不足,更要看到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创新释放的政策性机遇。
2025年是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战决胜“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全校上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目标,坚持“立足西部、强化特色、内涵发展、追赶超越”的基本办学思路,紧抓新校区建设契机,扎实推进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完善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推进重点项目推进年、育人环境提升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有效提升改革创新能力和高质量发展水平。
定下来的事情就快马加鞭,部署了的工作就一抓到底。2025年工作要点已经印发全校各单位,主要聚焦抓治理体系建设、抓核心竞争力提升、抓规划与重大项目推进三大方面,共分9个部分、29条。工作要点突出“实”字,凡是能量化的指标已经尽力量化,标准不低于去年,可操作性强。一方面,要点中涉及的所有工作都是深思熟虑、多方酝酿后形成的,必须对标对表,全部保质保量完成。另一方面,正确处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关系,聚焦聚力五项重点工作,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五项重点工作分别是坚决打好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硬仗、抢抓“两重”“两新”政策机遇、全力做好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和整改工作、守牢稳定安全和师生思政教育底线、坚决打好“问题整改硬仗”。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当前学校事业发展迎来了实现大突破、大提升的难得历史机遇。只要全校上下坚守“韧的追求”,做有理想负责任的行动主义者,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把2025年“施工图”变成“实景图”,就一定能在教育强国建设中赢得先机、赢得主动,为陕西争做西部示范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注:本文原载《西北大学报》第8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