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如何创新
发布时间:04-11-12      点击:

高校德育如何创新

 

柴素芳 邵彩玲

 

高校德育的创新,要从理念、内容和方法上入手。

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

这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自己的道德素养不断提升;二是教师要全方位关心、爱护学生,充分尊重学生,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及道德终极价值关怀的实现。传统的德育目标是纠正学生思想、行为上的偏差,起到教育、规范的作用,而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是强调学生具有自身的尊严和人格,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

要贯彻这一理念,教师与学生角色的准确定位非常关键。首先,在德育过程中,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教师不仅要善于激发每个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学生从被动的受教育者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自我教育者,而且要把这种人本思想体现在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关心、帮助、尊重和激励上,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积极引导学生道德的发展方向。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德育教学活动中成为主角。这不但会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还会增强学生的价值感和成就感。这样,原先那些社会要求就会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要求,那些外在的道德原则和社会规范就会内化为他们自身的道德信念和行为准则,从而使他们成为德行高尚的人。

第二、促进学生道德知识、道德能力和道德素质的全面发展。

道德知识是道德能力发展和道德素质提高的基础和前提。高校德育是教育学生怎样做人的,即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只是大学生服务社会的一种手段,而学会做人则是他们的立身之本。因此,我们首先要教育学生掌握一定的道德知识,明确相应的道德规范。

道德能力是对道德知识的吸收、消化和发展。高校德育不是简单地传授道德知识、机械地灌输现成的结论,也不是一味的政治性说教,更不是用旧有的、传统的条条框框去约束人、禁锢人和束缚人,而是通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道德知识,来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在面对道德是非时,学会判断;在面对道德困惑时,学会取舍;在面对道德冲突时,学会选择;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正确对待他人;发展自己的道德辨析力、判断力、选择力和创造力,形成健康、丰富、和谐与发展的精神世界。

道德素质是对道德知识和道德能力的深化和升华。所谓道德素质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先天禀赋基础上经过学习和实践形成的道德知识、道德心理、道德观念和道德能力的总和。通过道德知识的学习和道德能力的发展,那些外在的要求和规范就会逐渐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一种信念、信仰和追求:理解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关心人类、关心自然、关心其他物种、关心地球,具有全球意识、生态意识和未来意识;理解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的关系,了解古代文明、现代文明和未来文明以及和平的意义,养成民主、合作的精神和态度;理解人与自身超越的互动关系,了解人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最终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三、实现德育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首先,高校德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要动员更加广泛的社会力量介入高校德育工作,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横向协调的德育网络系统,共筑良好的社会育人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利局面。

其次,仅就在学校内部而言,德育则贯穿于学校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各个环节当中。因此,学校的每个工作人员都要树立德育工作,人人有责的意识,把自己的工作纳入德育内容的体系,充分发挥德育的合力作用。

再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要充分发挥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优化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传统枯燥的思品课变得融思想性、理论性、趣味性于一体,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得到精神的净化。为此,要协调好听、说、读、看、写诸多环节(“即听老师的讲解、其他学生的发言和专家学者的报告;即组织学生演讲、辩论、讨论等;即指导学生读名家名作及有一定影响的新人新作;即组织学生观看影片、光盘,到企业、福利院、社区参观等;即让学生把自己耳濡目染的有意义的事情写出心得),在宽松与丰富的环境中发展个性,完善人格,健全人性。

最后,依托高校所处的地域优势,大力加强德育实践基地建设,同时要让学生走向社会的大课堂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采取课堂——基地——社会等小、中、大三个课堂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学校德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协调发展,德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协调发展,学生外部教育与自身教育的协调发展,从而形成高校德育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高校德育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教育报》20041019日第3 

 

 

 

 

要闻聚焦

— Highlights
专题专栏— Special 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