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学与人本文化
发布时间:08-05-15      点击:

大学教学与人本文化

   一、什么是大学文化

    所谓大学文化,它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大学中的具体化,可以把它概括为社会主义人本文化,即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在办学上以教师为本。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把以学生为本当作教师职业生涯中的信念、指导和精神;在办学中以教师为本,则应当成为学校管理者职业生涯的信念、指导和精神。一所大学里,大家共同尊重劳动、尊重教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就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在大学中的体现,这种特有的精神和理念,就是大学文化,谈教学、谈科研都不能离开大学文化这个重要的前提。

    二、大学人本文化的现实背景

    大学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的发展,社会中的种种现象都会在大学中程度不等地有所反映,讨论大学人本文化,不能忽略当前的现实社会背景:1.社会主义道德观需要加强。经济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社会问题,社会上的阴暗面和消极面必然会影响到高等学府,国家的发展是走向钱本、官本还是人本,在报纸上、电视上和网络上都展开了讨论。针对这一问题,中央非常及时地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同时,胡锦涛总书记于近日发表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并强调,要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胡总书记所说的道德观,正是大学人本文化建设的基石,社会风气已经到了必须纠正的时候,在这个关头,大学应该走在前面,大学的文化建设应该在每个老师、每个管理人员中得到体现,所以,现在讨论大学人本文化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具有一定的前瞻性。2.全民科学素质有待提高。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对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做出了统一部署,根据2005年中科院中国科普现状调查报告结果显示,50个中国人中只有1个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农村,更需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很难圆满完成,国务院公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足以体现国家对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视。大学是宣传普及科学文化的场所,有责任引领社会的发展,高校中的师生都是学校中读书、学习、教学、科研,对外面的情况不甚了解,因此,在此背景下谈大学人本文化,就是为了引导大学教师在教学科研之外,还应该担负起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责任。

    三、大学教学是建设人本文化的主渠道

    大学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人才必须进行教学活动,一所大学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教学,这所大学就等于失去了自我,徒有其表,也就谈不上人才的培养。建设社会主义人本文化,必须大力推进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从根本上扭转只重视研究生不重视本科生,只重视科研不重视教学的现象,开展实事求是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正是为推进大学教学而实施的一项富有战略意义的工程。事实证明,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也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教学活动是有组织的高强度的创造性的智力活动,要搞好教学工作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1.教材建设。教师要做好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教材至关重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立足当代,借鉴传统,立足本国,借鉴外国,写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教材,没有好的教材,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提高教学质量很困难。培育高质量人才,提高办学质量,前提之一就是要有人本的文化观,以学生为本,肯花时间为学生编写好教材;前提之二就是编写教材是一个时间积累的过程,它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而是数十年,几代人前后相续努力的结果,是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的积累,是具有特色的教学科研的展现。每个教师都应该用“十年磨一剑”的意志和精神去编写优秀教材。2.课程讲授。作为一个爱岗敬业的高校教师,讲课需要具备“四心”,即爱心、责任心、耐心和是非心。教师要有爱心,热爱教学工作,坚持为本科生上课,以学生为本,热爱学生;责任心,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要有耐心,在功利引诱非常强的当前社会,教师必须有耐心坐冷板凳,有耐心忍受寂寞,坚守岗位,提高科学人文素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要有是非心,大学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品德和操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进一步加强道德观的建设。结合我校教学建设建议;一是科学创新需要文化创新作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需要有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我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进一步深化,将其发展为我校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二是要搞好高等教育的研究工作。在高等教育建设中,有很多问题需要从理论和文化的角度进行深层次讨论,加强理论研究,为教学工作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我校建立了高教研究所,为我校高等教育提供了理论和学术研究交流的良好环境与平台,有利于学校教学的发展,我们应该进一步发挥其作用和优势。三是要加强交流与合作。高校教师一方面要有坐冷板凳钻研学问的精神,另一方面,也要走出去,作为地方性院校,应当争取机会参加全国性的有关教育问题的讨论会,交流思想学习经验,促进教学工作的提高和进步。

 

 

要闻聚焦

— Highlights
专题专栏— Special 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