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联动 凝聚合力 以高质量科学研究赋能高水平人才培养
作者:科技处 社科处   编辑:李琛   发布时间:25-01-06      点击: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积极探索“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发展路径,强化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协同联动,不断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以科研平台和科研任务推动人才培养,加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多措并举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夯实创新人才培养根基

教师科研能力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高水平科研能力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一流的人才。近年来,学校持续深化“学校-院系-团队”科研组织模式,释放创新活力,不断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加强对青年科研人员的培育指导,支持和引导青年教师加入研究团队,开展有组织科研。在科研活动中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多对一”全程辅导,不断提升中青年教师科研能力,为教育教学储备优秀的青年师资力量。2022年以来,承担自然科学国家级项目477项,重大重点项目3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1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项、课题11项,科技部基础资源调查项目课题1项。承担社科基金项目135项,立项数位列全国20位左右,连续三年位列陕西省首位。获批自然科学类国家级人才团队项目6项、省部级人才团队项目41项。纵向科研经费到款6亿多元。以第一单位发表SCI论文4561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单位或通讯作者单位(含并列)在Nature、Science、Cell发表论文7篇。2022年发表了我校化学学科首篇Nature论文。生命学院金丝猴研究团队让秦岭金丝猴登上Science封面。以第一完成单位发表人文社科高水平(核心及其以上)学术论文1414篇,出版学术著作290部,213项咨政建言类成果被中央部委、省部级领导采纳批示。获何梁何利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22项,其中一等奖9项;48项成果获陕西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其中特等奖6项、一等奖15项。研究成果入选“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地质科技重要进展、地质找矿重大成果”。

以科研平台为支撑,筑牢人才培养阵地

科研平台集聚科技创新资源,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学校围绕“四个面向”,建立“学科+”协同创新机制,布局建设科研平台,不断推动科研平台内涵建设,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提供重要支撑。学校现有18个国家级基地,126个省部级基地,高端智库10余个,全部面向本科生开放,开展科学研究、实践课程、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等,支撑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

地质学系依托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优化课程结构,开发“本-研共享”选修课程,组建全英文教学课程团队,推动构建德育跟进的价值塑造体系、思想引领的课程思政体系、以赛促学的实践训练体系和国际联动的合作培养体系。

化工学院依托西部资源创新药物绿色智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生物材料工程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优化实验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设置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的实验内容。

以科研任务为抓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依托教师承担的科研任务,推进项目育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院系设立本科生“导师制”,支持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依托科研项目指导本科生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和学科竞赛;吸纳本科生尽早进科研实验室开展系统性科研训练,提升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2024年,我校本科生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自然科学学术论文39篇,其中SCI论文20篇;本科生授权专利(著作权)18项,其中学生为第一发明人的3项。物理学院徐新龙教授、范海波教授分别基于承担的科研项目指导本科生完成学术论文,获得第十二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论文评比科研类三等奖。

城环学院连续多年依托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信息学院任宇辉副教授团队依托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将在无线电波激励、辐射、收发等领域积累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和科普成果,获批西安市科技计划重大科技成果科普化作品项目。化工学院积极推动科研反哺教学,推行学业导师制,指导学生依托科研项目进行科研训练,参与课题设计与研究。学院田斌副教授基于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导本科生完成作品,荣获第七届全国“互联网+化学反应工程”课模设计大赛一等奖,终审评委评价其为“科研成果走进课堂的优秀案例”。吴乐教授依托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导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在领域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产教融合新生态

学校立足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不断探索与政府、企业、行业、产业深度融合路径;培养技术应用、技术转化和创新创业人才,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生态。2022年以来,学校承担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项目1403项,到款额4.55亿元;获批“科学家+工程师”团队34个,12人获批秦创原引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累计孵化科技企业22家,依托学校技术成果孵化的巨子生物在港交所上市,佰美基因、金磁纳米已成为上市后备企业,学校以产学研融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院系依托产学研合作基地组织学生实习实践、聘请企业人员担任产业导师,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以及学生就业提供了重要支撑。

文化遗产学院与全国文博单位共建了30多个教学科研基地,其中西头遗址是泾河流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商周时期遗址,历史价值与考古意义重大。学院在西头遗址设立了实习基地,每年有50多名本科生在此实习,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全面参与遗址的勘探、灰坑及墓葬发掘、出土文物保护等。

数学学院与771研究所共建联合实验室、共同组成教学科研团队,每年接收应用统计学专业学生到岗就业实践;在陕西优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设立大数据创新创业联合研发基地,安排相关专业学生在公司实习。

城环学院通过产学研合作建立产教融合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实施产业行业导师聘用制度,指导学生学科竞赛、毕业论文(设计)等,拓展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路径。

生命学院与华大基因设立华大创新班,采取“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致力于生物科学领域和大健康相关产业的综合性拔尖人才培养。首届西北大学华大创新班毕业生姚佳俊同学,在本科联合培养期间参与的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项目成果,以共同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发表。

加强高水平学术交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持续开展“杨钟健学术讲座”“侯外庐学术讲座”“创新论坛”“名家讲坛”等品牌学术活动,承办高水平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将学术活动全面向本科生开放。丰富科普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普及和公民素质提升。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组织学生参加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活动,举办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与加强基础研究”为主题的第十四届创新中国论坛,树立榜样标杆,打造优良学风。2022年以来,邀请国内外各领域院士来校开展“杨钟健学术讲座”66场、“侯外庐学术讲座”160场、“创新论坛”626场、“名家讲坛”学术讲座136场,举办学术会议250场,连续14年承办清明轩辕黄帝陵祭祖国际学术会议。依托我校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1个公民科学素质与现代化研究中心,以及科技创新基地和各院系等举办科普活动180余场,为拓宽学生学术视野,培养创新能力,激发学习热情,提升科学素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科生不但是学校科普活动的重要受众群体,而且积极参与活动的组织开展。学校科普教育基地的科普志愿者大部分是本科生。全部由本科生组成的西北大学医学院“新血”医学科普团队走进社区、学校,以及校内各院系开展医学科普。由生命学院谭江丽教授指导、宋成睿同学创作的文章荣获陕西省优秀科普创作作品一等奖;生命学院阴文洁同学荣获第三届西安市科普讲解大赛二等奖、医学院李心悦同学荣获优秀奖。


要闻聚焦

— Highlights
专题专栏— Special 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