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专家参加省社科界学习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
发布时间:11-11-04      点击:

由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和陕西日报社联合举办的我省社科界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1025日在举行。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陕西日报领导及专家学者参加座谈会,我校名誉校长张岂之教授、副校长李浩教授应邀出席座谈会并发言。大家在学习讨论中认为,十七届六中全会是我们党对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作出的重要部署,全会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他们表示,一定要深刻领会全会精神,不断创造新成果,为建设文化强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张岂之教授以“高度文化自觉自信与文化强国建设”为题(http://www.sxdaily.com.cn/data/llxw/20111026_86368992_3.htm),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是辩证的统一讲起,指出只有认真地对中华优秀传统加以传承,才能有效地进行创新、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造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将文化传承与创新结合起来,才能建立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文化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文化的价值,对民族的发展充满信心,不是人云亦云,并非一切都是外国的好。有了文化自信心,才能有效地吸取人类的优秀文化,并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体现了人们对民族国家光明前景充满信心,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与挫折。借鉴我国文化历史上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传统,会有助于我们今天建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我们今天倡导的文化自觉、自信与我国古代的文化自觉有传承关系,我们倡导的文化自觉有崭新的内容,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组成部分,目标则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让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向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前进,去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李浩教授以“文化自觉意涵的时代阐释”为题(http://www.sxdaily.com.cn/data/llxw/20111026_86368992_6.htm),认为“文化自觉”这一命题包含着极其丰富深刻的理论意涵。从诠释学的角度对其再体会,应从三个层面进行挖掘探索:一是语词梳理层面。党中央赋予“文化自觉” 更加广阔更加丰富更加深刻的理论内涵,通过梳理与比较,这一语词所隐含的深刻的理论含义就会明晰地凸现出来。二是命题体会层面。“文化自觉”使我们对文化的理解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上升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包含对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自觉、对文化的多元性和主导性的自觉、对文化的时代性和历史性的自觉、对文化的前喻性和后喻性的自觉等方面。党中央要构建学习型政党,号召建设学习型社会。文化自觉则昭示我们不仅要向过去学习,也要向未来学习。三是践履实行层面。对于个体而言,文化自觉是结合着个人修养修行的一种修持和实践,与提高整个国民的文化素养息息相关,也与学校教育的文化育人有关,需要长期的坚持。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文化自觉则是在文化建设中倡导一场深刻的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变革,是在先进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实践,又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着的理论。

                                                        (崔延力)

要闻聚焦

— Highlights
专题专栏— Special 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