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公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部分重点专项项目立项结果,我校牵头申请的“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专项“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与苏尔汉河流域古代人类文化与环境联合研究”项目、“文化科技与现代服务业”专项“考古有机残留物生物来源精细鉴别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绿色生物制造”专项“医用蛋白的绿色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立项。
“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与苏尔汉河流域古代人类文化与环境联合研究”项目由我校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乌兹别克斯坦国立大学等国内外单位联合申请,项目获得499.79万元经费资助,项目负责人为我校文化遗产学院马健教授。本项目依托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丝绸之路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文化遗产数字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基地,锁定中亚古代文明起源发展的关键时期—青铜时代至粟特时期(公元前20世纪~公元8世纪),以苏尔汉流域文化遗存及其所处环境为研究对象,系统揭示苏尔汉流域地质构造演化对区域地貌发育的驱动控制机理,探究环境变迁与人类文明协同演进规律、人类文明发展与交流互鉴规律。本项目整合多学科理论方法与技术手段,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专门人才培养,建设开放共享、合作共赢、国际领先的“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对于增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民心相通具有非常关键的学术与社会政治意义。
“考古有机残留物生物来源精细鉴别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由我校联合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九家单位申请,项目经费737.2万元,项目负责人为我校文化遗产学院温睿教授。深入挖掘有机物残留物的隐含信息,建立有机残留物分析体系,将考古学研究的视角从物质层面拓展到分子层面,有助于全面认知古代社会,为古代生物资源利用乃至文明探源提供科学依据。本项目依托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丝绸之路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等16个科技创新基地,研究内容覆盖“现场快速识别—实验室精细分析—遗址推广应用”。本项目将重点突破考古常见有机残留物现场快速识别、富集提取与精细鉴定等技术问题,建立针对丝绸、皮革、酒类、食物等有机残留物的考古发掘现场提取与快速识别的检测方法以及实现原料来源鉴别的精细鉴定方法;建立潮湿、酸性土壤、经历高温过程等复杂环境下蛋白质、脂类、有机酸等残留有机分子的分析鉴定方法;形成开放共享的特征组分数据库与判别模型,并应用于5处以上重点大型聚落遗址,支撑早期文明发展关键地区动植物资源利用水平、生业发展模式、环境适应策略等重大问题研究。
“医用蛋白的绿色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由我校联合北京化工大学、天津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通化安睿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巨子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九家单位申请,项目经费2962万元,项目负责人为我校化工学院米钰教授。蛋白类物质在疾病的预防、治疗、组织修复及抗菌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但是产量低、成本高、免疫原性高等缺陷极大地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以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发低免疫原化医用蛋白生物制造这一变革性生产模式,逐渐成为近些年国内外科研界和产业界的关注焦点。本项目依托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等9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以绿色生物制造为指导理念,研究内容覆盖“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示范”。本项目将重点突破医用蛋白低免疫化的分子设计原理及低免疫化高效表达工程菌构建的适配机制与重组医用蛋白结构均一性、稳定性、后修饰的构效关系和优化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攻克绿色高效的低免疫性高纯医用蛋白分离、纯化、变性与复性技术、痕量宿主DNA 及宿主蛋白快速鉴定技术、高效穿膜肽设计及低免疫性穿膜去皱蛋白分子设计方法、发酵过程辅因子调控、代谢全网络调控、过程放大与优化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针对临床医用蛋白的潜在性能和功效缺陷,创制出在组织填充、抗皱、抗菌、溶栓等方面具有特异性功效的生物医用材料,引领国际医用蛋白生物制造。(语音播报/王馨雨)
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与苏尔汉河流域古代人类文化与环境联合研究项目演示图
考古有机残留物生物来源精细鉴别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演示图
医用蛋白的绿色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演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