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至17日,第23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3)在德国波恩举行。为讲好这一领域“中国贡献”与“中国故事”,中国政府牵头组织了32场边会,自11月7日起在中国角陆续登场。11月8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气候司、科技部社发司和亚洲开发银行主办,澳大利亚全球碳捕集与封存研究院、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和我校协办的波恩“中国角”系列边会“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实践与展望(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Practice and Perspectives)”边会举行。
该边会的主要目的是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领域的工作与成效,与来自不同国家、国际组织的官员、学者和企业代表就相关问题展开研讨,促进国际交流合作与知识分享,进一步推动CCUS在我国的研发、示范和推广。
来自国家气候战略中心、西北大学、国际能源署、全球碳捕集与封存研究院、英国贸易能源与产业战略部、英国爱丁堡大学、挪威石油公司气候与可持续合作部、加拿大国际碳捕集与封存知识中心的代表围绕巴黎协定背景下CCUS的发展前景、经济可行性、政策需求、商业模式和示范推广等进行研讨,并就最新技术进展、碳封存的监测与报告、碳捕集与封存成本、国际交流合作与知识分享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会上,我校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马劲风教授作了题为“中国CCUS先导实验奠定大规模示范之路(Path from CCUS pilot towards large scale deployment in China)”主题发言,并作为嘉宾与国际同行进行了研讨,展示了中国CCUS对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贡献,宣传了我校的相关研究成果。
我校经管学院康蓉副教授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会。
http://qhs.ndrc.gov.cn/gzdt/201711/t20171110_86684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