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由我校教务处和经济管理学院主办的“2017年全国高校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工作会议暨第十六届学生学术交流会”在长安校区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的13个“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负责人、教师代表和学生优秀论文获得者代表150余人参加了会议。我校校长郭立宏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
郭立宏在致辞中介绍了我校近年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方面做出的成绩。他指出,学校历来重视“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基地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一批高质量人才。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安同良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的发展历程和成果,以及一年来各“基地”在人才培养中的交流和合作,希望13家基地能够进一步深化合作并取得丰硕成果。
会议期间,基地建设工作会议和学生学术交流会同步进行,辽宁大学基地教育中心主任林木西教授,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安同良教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曾国安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田素华教授主持了基地建设工作会议。与会学者将就各个基地人才培养的经验进行交流,并深入探讨当前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面临的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培养国际化人才等问题。专家们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需要在构建理论体系上取得进展,全国13家基地要以对科学真理、国家命运和下一代高度负责的态度,构建经济学科的理论体系、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自觉担负起为党和国家培养高质量经济学人才的历史使命。在学生学术研讨会环节,28名来自不同学校的基地班学生分别上台宣讲论文,研讨范围涉及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自贸区建设、农村土地问题、金融市场等现实热点、难点问题。本次会议还为获得优秀论文奖的学生颁发了获奖证书。
我校经济管理学院任保平教授对本次会议筹办和举办过程进行了总结。林木西教授汇报了此次会议取得的成果和达成的共识,并作为 “2018年全国高校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工作会议”主办方代表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和规划。
1998年,在北京大学原校长吴树青等学者的倡议和指导下,为加强我国理论经济学的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教育部在全国13所高校创建了“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十多年来,全国13所高校的“基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导地位、引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推广经济学教育优秀经验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