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是文明古都,地下古墓葬很多。那么,考古发掘出土的古代人骨到哪儿去了呢?6月17日,“陕西文物探探探”来到了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体质人类学实验室。17.8万网友在线观看了现场直播。在该学院硕士生导师赵东月老师的讲解中,我们得到了问题的答案。
1、安保严格 进实验室要刷四道门禁
从学院门口进入实验室之前,赵东月老师带着记者一路走,一路用门禁卡刷了四次门禁。
“古代人骨也是重要的文物,所以才会有四道门禁。” 赵东月老师说。
实验室位于二楼和四楼。
在二楼实验室,一进外间的门就看到靠墙摆着许多塑料箱子,箱子里装着的都是古代人骨。进入里间,靠墙也摆着不少同样的塑料箱子。两张大桌子前各坐着一名研究生,正在进行工作。
其中,门口的桌子上摆着一个摩里逊定颅仪,学生正对着放置在定颅仪上的古代人颅骨进行测量。里面大桌子上摆着两具古代人骨,一具仅存颅骨和一些肢骨,另一具椎骨、胸骨等比较齐全,学生也正在对这些人骨进行一些观察、测量工作。
在四楼赵东月老师的办公室桌子上,放置着北京人、蓝田人等人类化石的头骨复制品,赵老师介绍,这些是用石膏做的,已经几十年了。也摆放着不少古代人骨。隔壁的办公室也一样摆放着人骨,另外有两具站立的完整标本模型。赵东月老师说,“学生们把这两具标本称为两个朋友,喜欢给他们摆各种姿势。”
在四楼,还有一个古代人骨标本库。“这是原来保存古代人骨的地方,现在学校专门给安排了一个新更大的库房,就在离学院不远的另一栋楼里。”
赵东月老师研究的专业叫做体质人类学。她说:“在一般公众的了解看来,考古学是冷门学科,体质人类学可能更是冷门中的冷门。我们研究的对象就是考古工作中出土的人骨。人既具有文化属性,又有自然属性,我们主要的是研究自然属性这方面。体质人类学再和考古工作结合在一起,就是考古人类学,所以我们这个实验室可以叫体质人类学实验室,也可以叫考古人学实验室。”
2、“研究人骨不害怕,最怕正研究来个活人”
据赵东月老师介绍,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的体质人类学实验室是2006年建设的,在国内也算比较早的。陈靓老师最早建设这个实验室,同时也开始了古代人骨标本库的建设。经过10多年的发展,实验室具备了一定规模,也培养了很多学生。
作为女士,在这样的环境工作会不会感到害怕?
赵东月老师说:“好像大家对我们都有这种好奇。其实学我们这个专业的,女生比男生更多。我第一次面对古代人骨是读研究生的时候,没什么害怕的感觉。这就像记者面对摄影机不会觉得紧张是一样的道理。当你工作的时候,它就是你的工作对象,根本就没想过其他的影响因素。当然,也可能是我们比较感兴趣吧。但人骨毕竟特殊,他们都曾经是生活过的人,对他们,我们是很尊重的。”
“说实话,对于人骨我们并不害怕,有时候晚上加班,静悄悄的实验室,当你正在专注在作研究时,突然来一个活人,反而可能会把人吓一跳。前段时间因为疫情原因,学生们不能返校,我就自己在实验室工作,把门反锁着。因为就怕不知道突然有谁来找,会把我吓一跳。反锁后来了人敲门,我还有个反应时间。”
赵东月老师开玩笑说:“同事们都说,我们这个实验室是西北大学人口密度最大的地方。有几千个人在这里陪着,一个人工作也不会孤独,是吧?”
3、目前正在研究统万城遗址周边出土古代人骨
赵东月老师介绍,目前他们正在研究统万城周边发掘出土的古代人骨。“历年发现陆续送过来的古代人骨有几十具,这些墓葬在都分布在统万城周围。二楼实验室里的两名学生,正在做的观察和测量,是对统万城出土的古代人骨综合研究的一部分。”
统万城位于陕西榆林靖边县城北58公里处的红墩界乡白城则村,在毛乌素沙漠的边缘。因其城墙为白色,当地人称白城子。它是东晋时南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城遗址,始建于公元413年,是当时的一个文化、政治、经济的中心,到宋太宗时被废弃了。当然,也可能是由于当时环境变化的原因。1996年,统万城遗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之前对统万城的研究,主要是对城址和周边墓葬的研究,后来逐渐意识到出土人骨也很重要。这个地方在农牧交错地带,生活在这里的到底是北边的牧人,还是南边北上的农人?周边环境对他们有什么影响?我们对这些问题比较好奇,所以想对统万城出土的人骨进行全面研究。”
赵东月老师介绍,他们已经对这些不同年份的古代人骨进行了基础整理,这是第一步。“现在做的是第二步,进行观察、测量。不同的颅骨,指标值是不一样的。我们通过对颅骨的测量,来看人骨的形态特征,来看这个人群的体质特征和迁徙的情况。测量的目的,是希望得到这些人的体质特征。我们这个学科已经建立起了古人种的区系类型,测量数值出来后,和不同地区的古代人群进行比较,就可以大概判断他们可能来自哪里、流向何处,和周边人群关系是怎样的。”
4、不仅传统测量设备精密 新技术还可对人骨做三维扫描
“测量颅骨时需要一个平面,我们使用的是摩里逊定颅仪。体质人类学这个学科具有国际化特点,仪器在全世界是通用的,测量指标大家都是一样的。我们要在颅骨上选出不同的点,然后测出一些角度和直线距离。通过这些数值来分析他们的形态特征。主要有颅形、面形,面部有眶部、鼻型等。”
赵东月老师说:“我们现在用的专业测量设备是瑞士产的。因为进口设备特别贵,买的时间也特别长,也会买一些国产的设备。这些设备都比较精密,还可以组装拆卸。”
“测量是个传统工作,但是很重要。现在也有新的方法来做测量,比如可以对古代人骨进行三维扫描,扫描之后在计算机里用软件来做测量。重要的是,经过三维扫描仪扫描,就把这些实物信息变成电子文档了,对以后的研究很方便。比如我们在中亚做考古工作,因为涉及到人类遗传信息,古代人骨标本是严格限制出境的。但以后,我们有了新的研究方向怎么办?利用三维扫描电子文档,我们就可以把模型展开。需要的话,还可以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来。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5、古代人骨可能隐藏着重要历史信息
在二楼实验室,赵东月老师拿起摆在桌上的来自统万城遗址周边墓葬的古代人股骨介绍说:“我们不是想知道统万城古代居民到底是牧人还是农人吗?骑马民族因为经常骑马等生活习惯以及饮食等因素的影响,股骨弯曲度比较大,加上磨损的原因,会在股骨头上留下一个’骑马小平面’。当然,其他的重复性劳动也可能形成这种小平面。我们接下来会结合同位素分析和其他研究,来综合判断到底是不是骑马留下来的小平面。”
“除了研究古人的种群特征、迁徙特点,我们还会研究古代人的健康状况。”她拿起一个尺骨介绍说,“比如这个古人,肘关节骨质增生的情况就比较严重。”
“此外通过古代人骨,还可以研究古人的生计、人地关系等等信息。现在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影响很大,其实通过对古代人骨埋藏学信息,也可以判断古代是否发生过瘟疫。”
在二楼实验室内箱子内摆放着的很多古代人骨,从标签看很多来自空港新城。而上官婉儿、薛绍等唐代著名人物的墓葬也在空港新城。他们的遗骸是否也被送到了这里?赵东月老师说,据她了解,薛绍墓和上官婉儿墓都可能遭遇过官方毁墓,薛绍墓考古发掘时并未在葬墓中找到遗骸或棺椁等葬具,上官婉儿的墓有一些残缺的骨块,但有没有送到这里她并不清楚。
“考古学和我们体质人类学研究角度不一样,要研究古代人群的生活,数量要越多越好,所以我们研究的方向也更多倾向于对群体的研究,研究对象也基本都是无名个体。比如前几天中科院付巧妹老师团队发了一篇文章,9000多年前中国大陆上南北方人群已经开始出现分化。这个研究课题涉及长时段大范围的区域研究,需要很多样品,也是国内多家单位合作的一个成果。”
“随着研究取向的变化,我们也慢慢转向了个体研究。比如说,我们正在进行颅骨测量的这个统万城遗址居民的颅骨,鼻骨曾经骨折过。我们对这些无名个体进行综合研究,从健康到体质,从头到脚,从DNA到同位素,我们全做。然后我们就会知道这个人在的人生过程中是不是受过伤害,受过什么伤害又复原了,这些都会在骨骼上留下痕迹。个体为什么会更值得关注?因为一旦和墓志等信息结合起来,会为研究提供有更多有价值的线索。但这些无名个体可能在文献上并没有记载,我们只有通过体质研究去探索他的生活过程中发生过什么。而对于古代名人的体质研究,则可能会发现出更多重要信息。”
6、唐代长安城 就有白人及白人混血儿居住
2009年12月27日,河南安阳发现曹操墓。但因墓穴面目全非、骸骨残破不全,真假之辨愈演愈烈。2010年1月26 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和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宣布,“向全国征集曹姓男性参与Y染色体检测”,用DNA技术解答“曹操墓”真伪之争,但此事最终并无结果。既然有骸骨,为何无法通过DNA确定?
赵东月老师介绍,除了其他方面的原因, “只要是生物体,细胞内都会有DNA,所以古代人骨的DNA信息很容易被污染,比如埋藏环境中的细菌、研究人员的接触等,都会留下DNA信息。所以,在接触古代人骨时,我们一般都要戴口罩、带手套。而提取古人DNA,为避免被污染,最理想的情况是从颞骨里面打探针进去提取。”
唐代长安城是个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各地的人在长安活动、生活的很多。在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长安地下城老大“葛老”就是一名黑人。那么在唐代长安城古代人骨研究中,是否发现了相关线索?
赵东月老师表示,在文献上虽然可能看到有尼格罗人种(即黑人)曾在长安城生活,但我们目前从古代人骨研究方面还没有发现。不过,欧罗巴人种(即白人)是有发现的。有单独的欧罗巴人种骨骸,也有混血的欧罗巴人。西北大学建新校区发现的唐墓中,就发现有欧罗巴人种。
7、在考古发掘现场,如何提取人骨?
这么多的古代人骨,如何从考古发掘到送到古代人骨标本库?
赵东月老师介绍,考古现场有很多重要信息,比如人骨的姿势、朝向等和葬俗密切相关,葬俗可以帮助判断出其所属群体。从人骨摆放的情况,还可以判断这个墓葬有没有受到过扰动等。所以,如果条件允许,我们都会到考古发掘现场。“比如,不久前做清代一个墓葬的人骨提取,有的墓中有多个个体,有的男女合葬,这跟当时的婚姻家庭制度相关的。我们发现很多个体的桡骨被倒着放了,说明这是一个有意识的行为,墓葬可能被打开过进行合葬。现场记录后进行分步提取,回来就可以开始研究。”
“但是考古工地太多,我们做体质研究的也没有那么多人,所以经常会和现场人员远程沟通,商量如何提取,如何记录,如何装运。现在考古现场都会进行拍照记录或者三维扫描建模,为我们的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详细的信息。”
8、标本库恒温恒湿 5000多具人骨年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
赵东月老师带记者参观了校内的古代人骨标本库。
这里面积很大,摆放的大柜子数量很多,柜子里分为了很多层,每层都放着很多塑料箱子,里面都装着古代人骨。在柜子侧边的标签上,标注着这些古代人骨的来源地。除了来自陕西本地的之外,还有来自山西榆次以及云南元谋等地的。
赵东月老师介绍,这里存放的古代人骨,年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明清时期,全部来自于考古发掘。样本以西北地区为主,也收了西南地区和来自山西的样本,共有5000多具。为保存这些古代人骨,要求环境必须保持稳定,对室内的温度条件和通风都有一定要求。华商报记者记者注意到,墙上有温度和湿度的控制面板,这里是恒温恒湿环境。
“收藏这里的古代人骨,我们一般都会出具基本信息的鉴定报告,比如性别、年龄、病理情况等。好多考古发掘合作单位都会把出土的人骨送到这里,数量还在不断地增加。”
9、利用古代人骨标本库 西大老师正在研究很多重要课题
据了解,利用这些考古发掘出土的古代人骨,西北大学的老师们正在进行很有意义的研究。
比如,通过乌兹别克斯坦拉巴特墓地出土的人骨资料,对月氏西迁等问题进行探索;通过对唐代长安城及周边地区居民体质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作为开放化的国际都市,唐长安城里体现的人群迁徙和交流;通过对神木石峁遗址人骨综合研究,探讨龙山晚期至夏代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时期,陕北高原农牧交错地带超大中心聚落先民体质特点及其形成过程。
此外,黄陵史家河墓地在战国早中期是一处与魏国关系密切的戎人墓地,到战国晚期时成为秦人一处葬地,陈老师正在通过人骨研究,探讨西戎、秦人及三晋文化人群之间的关系,以及北方草原人群带来的影响。通过黄陵寨头河戎人墓地出土人骨研究戎人体质特征,探讨戎人和秦人的关系问题等。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文 张杰/图
原文链接:https://www.huashangtop.com/topi/1/85746.html?1891709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