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我校科技处、科协主办,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承办的西北大学“创新论坛”暨纪念建校115周年学术讲座在我校举行,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唐智勇教授、清华大学王训教授、南京大学姚祝军教授和复旦大学涂涛教授应邀来校分别为师生作了题为“Nanoscale Metal-Organic Frameworks:An Emerging Platform for Catalysis”“Sub-1nm Ultrathin Nanocrystals:Controlled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天然产物Chlorofusin全合成中的科学问题与思维”和“Metallogels:A new platform for Visual recognition”的学术报告。我校相关专业师生听取了报告。
报告中,唐智勇首先简述了MOFs的基本概念以及MOFs在各方面广泛的应用前景。随后他详细介绍了其课题组在MOFs选择性加氢方面的研究成果和MOFs在电催化及光催化方面的工作,为新型催化剂的设计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训介绍了其课题组近些年来对于纳米材料形貌以及性能的研究,讲述了亚纳米尺度的概念以及亚纳米材料的分类,并详细介绍了亚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以及性能的研究。他讲到,通过溶液合成路线及簇的组装设计出一系列亚纳米尺度一维纳米线,这类无机材料呈现出与聚合物分子类似的力学特点及全光谱吸收特性,并能调控一维纳米线组装成各种管状、螺旋状结构。
姚祝军在报告中围绕天然产物Chlorofusin的合成研究展开了细致深入的讲解。他详细介绍了他们课题组针对药物化学中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天然产物,其类似物的精确合成、生理活性的研究,针对在研究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完成研究目标的同时开辟了新的化学内容-氧鎓萘盐ICTB。其所在课题组继而对新发现的氧鎓萘盐ICTB进行了一系列化学性质的探讨,发展出包括环加成反应在内的多种有趣的化学转化,并同时为复杂的多环分子结构骨架的构建发展出多种新颖的合成新方法,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涂涛首先介绍了其研究团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范围。接着,他以在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为基础,对有机化学的专业知识进行高度概括以及专业的分析。他还结合生活实际,以凝胶为例对相关研究作了全面详细的介绍。
报告结束后,四位教授一一解答了师生们的提问,并和与会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他们还勉励师生们应该具有开阔的眼界、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科研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