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考路丨清苦磨砺出的坚毅 是一生的财富
来源:起点新闻    编辑:张邓斓   发布时间:22-06-10      点击:

从渭南市合阳县的一名农家子弟,到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院长,32年间,雷晓康用坚毅铺就求学路,完成一个又一个梦想。而这一切的起步,则源于1990年的高考,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让我们跟随记者刘洁一起了解雷晓康的“高考路”。

说起三十多年前的高考,雷晓康记忆最深刻的是:难。雷晓康:“当时考大学还是很难的。当时首先是有一个预选,通过了预选考试,才有资格去参加高考。我们同班同学有很多,还都没有资格去考高考。”

雷晓康在合阳中学度过了高中三年。他的家离学校十里地,一直住校。每人一块60到70公分宽的床板,十几个小伙子挤着睡在大通铺上。学校只有一口井,冬天用深井打上来的水洗脸,冰冷瘆到骨头缝里。每周从家里带一兜馒头、红薯和地瓜当主食,一瓶油泼辣子和一瓶咸菜当副食,偶尔去学校食堂打五分钱、一毛钱的菜,改善一下伙食。

雷晓康:“如果老师下课晚的话,你首先是奔到学生食堂。厨房就把那个大笼屉就放到外面那个架子上,去的晚了,你的馒头、红薯和地瓜,可能就不见了;有些时候外面下着雨,你的馒头就在雨里。”

和清苦的生活相比,学习的内容很丰富。雷晓康参加了文学社,和同学们一起组织读书会,读“枯藤老树昏鸦”,一起写下年少的诗篇。

和小伙伴们在操场上赛跑,是最好的放松。雷晓康:“在高中时候带来快乐的。我特别爱好运动,我现在每天都去游泳,我觉得这是我纾解工作压力、保持心态平衡的。但是我觉得这个种子是中学的时候种下的。”

当时,对于和雷晓康一样的农村孩子来说,“上大学”是走出农门的唯一出路。除了周末帮家里干活之外的所有时间,他都用在了学习上。那时候,雷晓康的姐姐已经就读于渭南师范专科学校英语专业,他就跟着姐姐一起背字典、练发音,因此他的英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数学更是他的强项,1990年高考,数学满分120分,他考了117分,单科成绩全县排名第一。雷晓康说,当时全班60多名同学,考上专科以上学校的不到10个人。

填报志愿的时候,他只有一个朴素的想法,雷晓康:“家里太穷了,就是搞经济吗,将来可能会挣钱,就选了一个经济学专业。”

然而,雷晓康最终被调剂到了西北大学哲学系。面对这样的结果,雷晓康没有气馁,反而更珍惜学习机会。他沉下心,认真学习专业课、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最终毕业的时候,他以优异的表现留校做了老师。

留校后,雷晓康那颗学习经济的梦想种子,也开始发芽生长。雷晓康:“后来去读硕士、博士,甚至我做博士后,都学的是经济学。(20)03年,非典发生,我就转型去做财政绩效评价,成为我们国内比较早的一批从事公共卫生应急的专家。博士后出站之后,我就选择去英国的兰卡斯特大学的应用社会科学系(访问)。你大学的专业可能不是你喜欢的,后面硕士、博士、博士后,有你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的时间,只要你努力,只要你认准了一个目标,往前去走。”

如今,雷晓康是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中青年社科拔尖人才,同时担任了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理事、陕西省人民政府立法专家等社会职务。雷晓康说,这一切的成就,都归功于中学时代的清苦生活的磨砺,培养了他坚毅的性格。

在雷晓康看来,高考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历史时刻,但也只是一种人生经历。人生有多种选择,每一种都有意义,追逐梦想的脚步,从来都不会停下。雷晓康:“我想给年轻的孩子们说,一定要学学哲学类的课程,逻辑思维的能力是我们受益终生的。大学是让我们从高中阶段进入到工作阶段,重要地打磨我们的时间。所以,在大学里面,把自己各方面的知识、能力,不断地进行提升。希望你们继续努力,通过高考,进入心仪的大学,在大学里形成自己的人设、形成自己的三观,成为这个社会一个有用的人,给这个社会做出有用的贡献。”(起点新闻记者:刘洁)

原文链接:https://qidian.sxtvs.com/timing/share/content/10076564

要闻聚焦

— Highlights
专题专栏— Special 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