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西安11月10日电(张伟)11月9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等多家机构联合举办的“西部大开发20年国际研讨会暨新时代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首届50人论坛”在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召开。来自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大学、日本国立香川大学、悉尼大学等学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西北大学部分师生600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在开幕式上,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进行致辞,提出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的形成对西北大学科研团队提出更精确的要求,并指出此次论坛的召开有助于总结西部大开发20年来的经验,促使陕西省在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西北大学将以西部为中心,以西部为视角,从理论结合实践为国家和陕西省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建言献策,贡献西大智慧。
陕西省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党组书记杨三省教授进行了致辞,希望会议对于西部大开发20年的成果给予总结概括提升,希望本次会议为西部大开发建言献策,为开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随后由西北大学党委书记王亚杰和陕西省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党组书记杨三省教授举行了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院揭牌仪式。
会议的第二阶段是关于西部大开发20年和新时代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的主旨演讲,由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任保平教授主持。四川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丁任重教授、日本国立香川大学经济学部教授姚峰教授等10位专家分别就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发展历程、成效,高质量精准扶贫,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新时代西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日本开发北海道的国际经验借鉴等发表演讲。
四川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丁任重教授在发言中表示,西部大开发的开发模式应当由全面推进转入重点突破阶段,应该把西三角作为重点突破的关键,上升为国家战略。将西部地区经济的导向由粗放经济转向生态经济,通过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开发方式的转变打造西部大开发2.0版本。
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任保平教授发布了《西部大开发20年—中国西部地区繁荣发展道路》一书,该书广泛广泛吸收西部问题研究专家和学者的研究成果,为西部大开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
任保平介绍说,1999年为扭转东西部地区差距不断扩大趋势,改变西部地区落后现状,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党中央做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西部大开发战略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区市。西部大开发的20年,是西部12省区市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综合实力显著提高的20年,西部地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今年3月19日,中央深改委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要围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更加注重抓好大保护,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到重要位置,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要更加注重抓好大开放,发挥共建‘一带一路’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建设内外通道和区域性枢纽,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提高对外开放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要更加注重推动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会议的第三阶段是分组讨论阶段,与会的专家学者们就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20年来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西部地区目前存在的问题、西部战略新格局的形成为西部地区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等方面问题依次发言并围绕在西部大开发新格局背景下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新动能的培育,国际经验借鉴等问题从不同方面展开讨论。
会议现场,发言的专家学者针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20年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中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到重要位置、注重发挥“西部大开发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提出了各自看法并围绕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中如何加快建设内外通道和区域性枢纽,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提高对外开放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等问题展开讨论。
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有助于落实2019年中央深改委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围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中心意见,有助于陕西省在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为新时代的西部大开发建言献策,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原文链接:http://sn.people.com.cn/n2/2019/1110/c226647-33523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