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思政课改革为师生赋能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19-11-05      点击:

近年来,西北大学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部署,坚持立德树人、创新发展的思路,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工作,成立了以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领导小组

根据学校的安排部署,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索教学方法,逐步形成了一体两翼(课堂教学为主体,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为两翼)的思政课教学模式。

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实现课堂厘理

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坚守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按照教育部要求开设4门思政课+1门形式与政策课。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叙事式教学法,讲好故事、讲清道理、坚守信仰,提升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满足了学生的获得感。2018122日,中国教育电视台,以西北大学讲着故事学思政对叙事式教学法进行了专题报道。在保证系统讲授的基础上,学院还设立终南思政讲坛,邀请党政领导、社科名家、思政专家、优秀校友,为学生上一堂思政课,实现镶嵌式教学。如校党委书记王亚杰、校长郭立宏率先为大学生讲思政课;同时邀请北京大学陈占安教授,清华大学艾四林教授等知名教授走进西北大学思政课课堂,为学生上思政课。

学生对学习专业课有主动性,而对于思政课的学习往往是被动的,要吸引学生,可以说思政教师比思政课程更关键。学生对思政课是先爱上这个人,然后才能爱上这个课,信了这个人,才能信了这个课。这是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沛老师的感受。而有着近18年教龄的苟昭赟老师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今年他作为基层教师代表参加了318日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苟昭赟教师认为:一个思政课老师和他的课程有着命定的姻缘关系,当你和思政课程联姻后,如何用一生很好地走下去?说一千道一万就是一个用心用情用力的程度问题。教师对他的教学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有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他才有走下去的内生动力。他会选择合适的方式将他深加工的思政内容很好地传递给他的学生,学生也会一眼看出这个思政教师有没有用心用情用力,对待课堂对待学生,这是装不出来的,这也是有没有保持初心和担当使命的表现。

通过实践教学使课程活起来实现实践证论

在强化课堂主渠道的同时,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开展流动课堂,将思政课堂设在爱国教育基地、扶贫一线、工厂社区,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使青年学子读万卷书也行万里路。

陕西是中华文化和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源地。在教学探索中,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利用陕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资源,建立了一批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推行实践教学,通过实践使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黄帝陵、周公庙、张载祠等地,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延安、照金、马栏、梁家河等地,进行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在工矿企业、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地,进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等。这种现场体验式教学使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更加生动具体,自觉把个人理想与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提升了课程的感染力、吸引力,已经形成独具西北大学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我们从多个方面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坚持国家、省级、学校三个层次的培训外,还鼓励教师们走出去多看看。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走出过陕西、去过深圳的教师,怎么生动地给学生讲解改革开放。有了开阔的视野才能让学生真正信你讲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强深有感触地说,学院充分利用国家对思政课教师的补贴,为教师们提供外出考察学习的机会,红旗渠、张载祠、韩城等红色革命和优秀传统文化基地都留下了西大马院师生们的足迹。

一幅幅山青水绿的自然美景,洋溢着欢声笑语的少数民族节日掠影,还有众多触动味蕾的特色美食……当法学院大一学生杨畅用PPT代表小组展示出他的家乡贵州的人情风物时,在座的师生们心中生出一定要去大美贵州看看的想法,这是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中奇老师所教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上,谁不说俺家乡美学生参与互动教学环节的场景。站在讲台给同学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时候,因家乡的美丽和变化而自豪。我以前总想走出去,现在回头认真审视家乡,看生自己、养自己的家乡,会有很浓烈的感情在里边,觉得自己以后还是要回家乡去的,让自己的家乡变得更好。杨畅说。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之成出于学。思政课要引领学生成为爱祖国为人民的好青年,就要从他们关注的身边事、身边人设计教学,以互动参与的方式使他们内心有触动、有思考,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真情实感,愿意为家乡和祖国的美丽贡献自己的力量。陈中奇说。

通过网络教学使思政课火起来实现思想塑魂

在确保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的同时,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还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20169月,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创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微信公众平台——“思想者之家NWU”。目前已经推出100余期。讲好马克思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在广大师生中已具有一定影响,最高阅读量达33万多人,后台关注粉丝近10000人,成为在全国高校产生重要影响的思政专题微信公众平台。2018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此进行了报道。

思想者之家NWU”放手让学生参与内容的策划和推送。曾有一条名为《假如马克思也有朋友圈》的推送吸引了师生们的广泛关注。马克思的生活故事,使同学们了解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图景,触摸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温度思想者之家NWU”平台上的故事,都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确立选题后,小组合作搜集资料,设计推送方式。在思想者之家NWU”讲故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于是这个平台也就会聚了更多青年思想者,凝聚了更多讲好中国故事”“讲好马克思主义故事的青年力量。此外,学院还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与精神生活》《马克思的故事》MOOC的录制工作,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使思政课程确实活起来,火起来。

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创设的教育教学平台和机制,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自我更新、自我丰富和自我提升,使教师们在教育教学中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提携中实现自我的华美绽放。同时,也为他们志业,秉持初心,担当使命,服务党和国家、服务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找到了手杖

(作者 西北大学 张航智 马辰龙)

原文链接:

http://share.cloud.gmw.cn/yunmei-share/?shareTitle=%E8%A5%BF%E5%8C%97%E5%A4%A7%E5%AD%A6%EF%BC%9A%E6%80%9D%E6%94%BF%E8%AF%BE%E6%94%B9%E9%9D%A9%E4%B8%BA%E5%B8%88%E7%94%9F%E8%B5%8B%E8%83%BD&shareImg=https://s.cloud.gmw.cn/2016/json/upload/resources/image/2016/12/13/6100070.png&shareDes=&sourceUrl=http://s.cloud.gmw.cn/gmrb/c/2019-11-04/1321616.shtml&articleId=1321616&token=a724645220ae8a61e2505d59da9b750c&from=groupmessage


要闻聚焦

— Highlights
专题专栏— Special 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