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头版报道西北大学教授段清波
来源:西安日报    发布时间:19-09-03      点击:

9月1日,光明日报头版“光明访名家”栏目刊发通讯《考古是我生命中的光》,以4000字的篇幅,报道了身患癌症却依然站在讲台的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院长段清波教授的感人事迹。

1998年11月的一天,段清波接到了秦陵考古的任务。之后10年,他带领考古队员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完成了对秦陵地区300万平方米的考古勘探。其间,发现了中国最早、规模最大的三出阙遗址,首次发现陵园城墙内外长达8000米的廊坊建筑,发现了规模惊人的秦陵地宫阻排水系统,发现了陵区内地位仅次于秦始皇帝的高级贵族“中”字形大墓。先后主持完成了3本考古报告。此后,又出版了9部专著,这一切奠定了段清波在秦陵以及秦始皇研究中的权威地位。

2006年,时任秦陵考古队队长段清波再次转型——从秦汉考古转向长城资源研究。这一年,国家文物局决定,对我国现存历代长城资源进行一次“大体检”,涉及全国15个省份的“长城资源调查”随即启动。段清波被任命为陕西长城资源调查队项目领队。在两年多里,段清波带领调查队员用双脚丈量了陕西境内1900公里的长城遗址。此后他又承担了甘肃省部分长城的调查任务。经由段清波组织编写的《陕西省早期长城资源调查报告》等著述,为我国历代长城资源摸底与研究交出了一份准确的答卷。

2009年,段清波开始了他的第三次“转型”——回母校西北大学当“教书匠”。从教10年,段清波共培养研究生48人,其中23人就职于省市级文博单位及高校。2018年,在全院师生努力下,考古学科获得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A+”的成绩,与北京大学并列第一。

据报道,长期的超负荷工作和劳累,严重透支了段清波的身体。2016年5月的一个傍晚,段清波突然出现了尿血症状。经医学检查,他罹患肾癌并发骨转移,随即进行了右肾摘除手术。术后3个月,段清波就返回了教学一线。稿件最后写道,55岁的段清波平静地说:“这辈子,除了考古我没想过要做别的事情。它是我生命中的光,照亮了我一生的梦想。”

“我不是西北大学的学生,虽然没有机会听段老师的讲座,但对这样人格魅力的大师、老师,真的肃然起敬,祝段老师早日康复,有机会去听老师的讲座。”稿件刊发后,我市多所高校学生表达痛惜之情,并祝福老师早日康复。(文/西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潇 图片由西北大学提供)

undefined

段清波在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2019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寄语。

相关链接:

西安新闻网:http://news.xiancn.com/content/2019-09/01/content_3493937.htm

搜狐:http://www.sohu.com/a/337909697_174208


要闻聚焦

— Highlights
专题专栏— Special 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