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博士带领团队 打造我国首辆固体储氢技术氢燃料汽车
来源:西安日报    发布时间:19-09-07      点击:

undefined

 西大博士王迪 ( 西北大学供图)

去年,王迪带领“氢云之质”团队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全国银奖、陕西省金奖。如今,这个团队与湖南湖大艾盛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拟打造中国第一辆采用固体储氢技术的氢燃料汽车。昨日,记者采访了这位很会跳舞的“文艺型学霸”。

  “最创新”学子

  其团队储氢材料研究国内领先

  王迪是西北大学化工学院2018级博士生。已在西大读书7年的她,一路走得充实而丰富:保研、硕博连读,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全国化工设计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化工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健美操队队长,西北大学“最创新”学子……

  本科阶段,出于研究兴趣,王迪跨专业完成了化学工程专业“氢能的利用与储存”方向的毕业设计。自此,太白校区化工院楼的储氢实验室里,常年有她努力的身影。硕博连读阶段,她在化工学院王玉琪教授的指导下专注于“氢能的利用与储存”研究。

  氢能源是一种清洁能源,目前,全球在氢能的应用方面已经较为成熟,但是氢的储存与运输却是普遍存在技术瓶颈。高压气态储氢需要在70MPa下存储,低温液态储氢需要在-253℃条件下存储,这两种储氢方式均存在技术和经济型弊端,而固体储氢材料因其储氢量大、安全性高,成为较为青睐的储氢方式,因此储氢材料和储氢装置的研发、改进对氢能的开发利用至关重要。

  谈及自己正在进行的研究设计,王迪显得有些激动。她介绍,我们目前研究的方向是利用储氢材料的吸放氢特性,通过掺杂改进的方式降低材料的吸放氢条件,同时改进储氢装置设计方案使得储氢材料可以最大化进行反应。其中储氢材料能与氢气在低温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同时可以存储材料体积上千倍的氢气于储氢材料中,而逆过程通过加热储氢材料既可以放出氢气,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同时也满足了材料储能密度大和可重复使用的要求。此外,传统储氢装置在放氢时,内部只有30%的氢气可以有效放出,而改进后的储氢装置可以有效放出92%的氢气。因此,储氢设备的开发也是实验室的一项重要课题。

  王玉琪教授所带领的团队对储氢材料和储氢装置的研究已经开展了13年之久,目前研究进展位于国内前列。

  促进团队转型

  变身“双创”团队

  前进的路上难免有困难,但付出总是会有收获。为了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更好的成绩,王迪决定带领团队转型,在保留了三名技术型团队成员的基础上,“氢云之质”团队还吸纳了其他擅长商业化管理、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等领域的新成员。几经调整,“氢云之质”终于从一个技术类团队转型成为一个“有技术也有商业价值”的创新创业团队。

  舞蹈是王迪的一大特长。然而与从小学舞、勤学苦练的剧情不同,舞蹈其实是她在高考后的暑假“闲着没事”学的,机缘巧合,却成为延续至今的爱好。给王迪当了六年辅导员的张宁老师笑称,“与传统工科学霸的形象不同,她除了学习好还喜欢参加各类活动,性格非常开朗,本科时期甚至像个‘假小子’”。

  “我认为王迪这样的学生才是当代优秀大学生的标准:全面发展,学习生活兼顾。”谈起王迪,该校张宁老师总是一脸赞赏与骄傲。王玉琪老师也说:“学生会工作的经历带给王迪沟通、展示上的优势,与没有这类经历的学生相比显得尤其出挑,这很好。”(记者:张潇 通讯员:陈尧

相关链接:http://epaper.xiancn.com/newxarb/html/2019-09/07/content_397158.htm?div=0


要闻聚焦

— Highlights
专题专栏— Special 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