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政课既能“惊涛拍岸”更能“润物无声”
来源:三秦都市报    发布时间:19-05-14      点击:

31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苟昭赟作为长期从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层教师代表,参加了这次座谈会并现场聆听了讲话。411日,他结合多年来教学工作实际,谈起如何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时,妙语连珠。

思政课教师应有大理想大情怀朴素心

苟昭赟说,新时代要成为优秀的高校思政课教师,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必须牢牢遵循和对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和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并真正自觉内化为思政课教师应有的教育大理想、大情怀、朴素心。大学时代是学生从少年的拔节孕穗期向青年的灵魂塑型期转化的关键阶段,思政课教师应满怀责任、饱含温情、恪守良知、秉持正直、坦露真诚地把帮助和推动学生尽可能早地搭建起理想信念、人格世界、知识结构、能力层次相对均衡有序的生命大格局,作为贯穿于施教全过程的中轴线

他认为,思政课教师的身份是同一个圆心的两个同心圆,既具有教师的共性,更具有不同于专业教师的特殊性,是身份两重性的内在统一。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具化在思政课教师身上,最直接体现为具有鲜明指向的铸魂育人。也就是说,思政课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聚焦点和发力点集中于以理想信念作用和塑造学生的灵魂世界。这就决定了思政课教师决不能只是平面意义上的教书匠,而应努力成为以信仰为基锻造的灵魂质地、精神标识、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合而为一立体化的师者。思政课教师要坚守奉献教育、用生命拥抱讲台的本真信念,把从事思政课教育教学作为志业,秉持初心,筑牢思政人的一段渠,深耕思政人的责任田。把立志服务党和国家、服务学生,作为思政课教师职业价值核心和人生价值所在。

让思政课既能惊涛拍岸更能润物无声

谈及思政课教学实践,苟昭赟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提出的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统一,即: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这些为新时代思政课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建设提供了最根本的遵循。

从事思政课教学十七年来,他和同事们在教学理念方面,始终探索把课程的本质规定性和现代教育规律相结合,形成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总体思路,努力探索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方法。思政课的核心是理想信念教育,要实现教育从教材课堂再到头脑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和学生成长及认知规律相一致。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和价值三维结构教学法是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也是被教学实践证明了的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思政课要力求课程有温度,既能惊涛拍岸,更能润物无声

他在讲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有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内容时,先从图片展示,通过对比近代中国的积贫积弱和当代中国的巨大成就入手导入问题,然后设问,与学生互动,分析近代以来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再进一步与学生们一起梳理不同历史阶段的战略设想和规划。再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引导学生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战略,并结合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过程中的深刻教训,就此展开重点讲述。通过从理论到实践进行深入浅出的理性分析,让学生们从情感、理性认同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将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引导学生将理想信念、责任担当、人生选择,与国家民族发展内在融合。

上好思政课教师也应因材施教

苟昭赟说,思政课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应牢牢把握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积极宣传和传授正确的政治价值观这一根本原则,努力探索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方法。思政课和其他课程的本质区别在于,它不是单纯的知识体系和知识教育,而是价值体系和价值教育,要做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做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在讲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有关中国为什么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问题时,针对同一问题,苟老师说他在给不同学科学生讲解时,根据他们不同的专业特点,结合学业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有不同的定制方案。对于艺术类学生,依据他们创新思维活跃的特点,在讲述时利用各种实例,让他们了解到中国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不仅适合中国发展国情的选择,也是当时中国先进分子具有创新精神的选择。给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讲授时,在讲授历史发展过程的同时,鼓励学生们用专业知识制作宣传中国革命和文化发展的网络产品,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017级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学生周寒露说:苟老师讲课的逻辑性很强,更有激情,而且总是逼着我们不能停止思考。作为一名工科学生,我深受感染,原来国家民族那些看似离自己很远的问题,实际距离自己是那样的近,我想我会好好深思这一切。

正气和激情是提升思政课效果的有力法宝

苟昭赟说,思政课教学除了明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还有科学严谨的教学方法,更要把正气和激情作为思政课教师和教学必需的精神气质。正气使自身充满自豪、自信和力量,更能震撼学生的精神和灵魂,从而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获得充沛的内在气度,也将树立正气、弘扬正气的理念深深植入学生的内心。正气和激情是思政课教师内心自有的理想信念之美向学生的传递,更是思政课独有的大格局、高格调、厚底蕴、深内涵以及气度和魅力的体现。正气和激情的内在灌注并融于理性自觉的价值认同和对学生的浸润与渗透,是思政课效果提升的有力法宝(/本报记者 张彦刚 图/西北大学提供)

链接:http://epaper.sanqin.com/html/2019-04/12/content_174592_1032363.htm

要闻聚焦

— Highlights
专题专栏— Special 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