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有支“学霸口译队”
来源:西安日报    发布时间:19-02-28      点击:

■记者 张潇 实习生 陈立颖 通讯员 李玥祺 吴慧莹

在西北大学,有一支优秀的“学霸口译队”,英语“大神”云集,队员成绩好、颜值高、能力强,靠着扎实的翻译功底,斩获多个奖项,队内2015级成员中共有5人保研名校、两人出国深造。    

 

扎实培训 “小白”变“大神”

 “紧张”是队员们都遇到过的难题。口译队队长枣彬吉说:“当你站在台上做deliver时,和平时学习英语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由于压力大,我甚至会发现自己说着‘不伦不类’的中文和‘稀里糊涂’的英语。”队员王娟在第一次接触校选赛时十分紧张,出现了一些小失误,“我当时受到很大的打击。”

平常被队员们认为口语能力很强的副队长王柔嘉,甚至会紧张到反复重复自己翻译过的内容。“大家很看好我,所以我压力很大,在台上就很紧张,失误也随之而来。”作为王柔嘉的队员和舍友,严聪聪一直鼓励她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特点,相信自己!在不断重复的扎实训练和伙伴们相互的鼓励下,王柔嘉在省赛、大区赛中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了省赛三等奖、大区赛二等奖。人称“天赋型选手”的牟昶璇总结道:“口译会让人变得更自信从容。”

就这样,他们从一开始的胆小怯懦变得自信,即使和MTI的专业研究生去打比赛,作为非专业口笔译出身的本科生,他们也毫不逊色。

队长枣彬吉见证了队伍的点滴成长。“我们从去年3月份开始正式组建队伍,9月份开始了第一届纳新。学校提供场地经费,老师们分享实战经验,手把手培训我们。就这样,我们从翻译‘小白’一步步变成了别人眼中的‘大神’。”他笑着说。    

 

5人保研名校 两人出国深造

虽然队伍建设初衷是为学校培养一批比赛导向型人才,但口笔译训练带给队员们的远不止翻译技能的提升。口笔译基地的授课内容,不仅有基础的翻译知识,更涉及了各种行业的专业知识,老师们还会教许多翻译细节技巧,如记笔记的方式、数字口译技巧。队员们对细节也给予了极高的关注,“两分钟的材料可能需要用两个小时去消化。”这种严谨认真的态度帮助他们迅速提升。

或许是训练扎实,也或许是高度热爱,优秀的队伍成员在翻译上已经养成了“职业病”,平时在路上看到各种英文标语,也都会想一想这个翻译是否“地道”;甚至看英文电影时,“我们可能会看着翻译偷偷想‘这个翻译不太行’。”王柔嘉一年听了300个小时的英文歌,连rap部分的歌词都能听得很清楚。他们做到了真正的“寓学于乐”。

2019年,这支队伍2015级成员中共有5人保研名校、两人出国深造。枣彬吉、王柔嘉、严聪聪、王娟、冯子潇等分别保研至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知名高校,而选择出国深造的牟昶璇、管含笑实际上也已经拿到了国外多所大学的offer

原文链接:http://epaper.xiancn.com/newxarb/html/2019-02/28/content_370728.htm?div=-1


要闻聚焦

— Highlights
专题专栏— Special 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