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唯有情怀 方能行远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18-07-10      点击:

情怀是什么?有人说,情怀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一种易碎的奢侈品,怎能承受生命之重?但我以为,情怀是一种真性情,是心有所属、心存美好,更是一种按捺不住的生命激情。情怀不仅在于生命个体有丰富的体验、厚重的积淀,更在于要为这个世界带来温度、带来温情。灵魂的高贵在于情怀,生命的质量在于情怀,人生的格局在于情怀。情怀是守真、是至善、是担当,是一辈子的事情。

唯有情怀 方能行远

  西北大学校长 郭立宏 
  今天,在熟悉的校园,我们相聚一起,是为了一次隆重的庆祝和庄重的告别。毕业,是人生重要且庄严的时刻,也是大家远行与跋涉的新起点,祝福你们。 
  每到毕业季,总有伤感与怅惘,也总有温馨和激扬。无论是在毕业音乐会上,还是一个月来的毕业季活动中;无论是在师生大合影时的广场和草坪,还是毕业留影墙边;无论是抖音上活力四射的《化材英雄》,还是我们《西大人的歌》,我总能看到灿烂率真的笑容,总能听到临行惜别的祝福,总能感受到幸福自信、青春活力的气息。这些美好与绚丽,对于我,对于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同学,都将是一份值得永久珍藏的、甜美而独特的回忆。 
  大学是生命中美好而本真的一段经历,是精神上纯粹而深度的一次洗礼。同学们共同学习生活,尽情汲取智慧,绽放美好青春,书写阳光故事。体察,历练,追问,求索,锻造自由的思想,领会科学的真谛,参悟人生的要义,构成了一段立体式、全方位的人生际遇。相遇因其偶然,所以弥足珍贵! 
  云卷云舒、花开花落,时间之箭穿透过往,一直飞驰向前。在这个重要节点,我们一起静心回顾和反思,这三年、四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属于每个个体的西大史中,究竟发生了哪些改变?即将离开校园的你,与几年前的自己相比,是否有些不同?大学期间,书本上的知识和课堂上的争鸣,甚至是看似无谓的冥思苦想;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甚至是心血来潮去听的几场讲座、去看的几回演出;还有无数次走过的校园小径,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校园图景。这些,终究融汇成具有西大风骨、西大灵魂的精神和价值,春风化雨、潜移默化,永久镌刻在每一位同学的心中,融入到每一位同学的骨髓和血液中。 
  近几年,学校综合实力和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这些,归功于全体西大人的共同努力,归功于西大精神赋予我们的强大包容性和旺盛生命力,归功于西大人骨子里向来拥有的一份高远追求和高尚情怀。 
  情怀是什么?有人说,情怀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一种易碎的奢侈品,怎能承受生命之重?但我以为,情怀是一种真性情,是心有所属、心存美好,更是一种按捺不住的生命激情。情怀不仅在于生命个体有丰富的体验、厚重的积淀,更在于要为这个世界带来温度、带来温情。灵魂的高贵在于情怀,生命的质量在于情怀,人生的格局在于情怀。情怀是守真、是至善、是担当,是一辈子的事情。唯有情怀,方能行远。 
  守真,立得住。这个社会所需要的,不总是适应和顺从,而是要如何坚守。守真就是要保持内心的明净,就是要守护激情与理想。我想告诉大家,必须直面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也更要倾听内心的呼唤,坚持你所坚持的,热爱你所热爱的,永远坚守激情和理想,永远坚守信仰与初心。 
  至善,行得稳。人总是要有高远的追求和精神。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讲人生有自然、功利、道德、天地四重境界。境界不同,人生高度和格局也不同。我想,至善应是儒家所讲的道德修养达到的最高点,就是理想化的、至高的天地境界;至善也应是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社会,包容天地万物,与世界和谐相处;至善还应是看准了一件事情,就要全身心投入,追求极致,做到最好。希望大家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岗位,都应该向至高至善的境界攀登,虽不能至,也要心向往之。 
  担当,走得远。能够担当、敢于担当是一代代西大人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和高尚情怀。我理解的担当,不仅仅是完成一项任务,还应善于发现、勤于总结、不断开拓、不断创新;不仅仅是干好一份工作,还应对职业有信仰、对事业有追求,将奋斗作为一种幸福;不仅仅是对事业的忠诚,还应是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挚爱与奉献,始终将个人成长、家庭建设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同学们,这是一个崇尚实干、鼓励奋斗、放飞梦想的时代。从明天开始,你们会像蒲公英一样飞向天涯海角,在新的沃土里生根发芽,孕育新的生机与希望。你们未来的点滴成长,都将是母校心中最美的歌!母校永远和你们在一起。

    原文链接:http://esb.sxdaily.com.cn/sxrb/20180710/html/page_11_content_001.htm

 

 

要闻聚焦

— Highlights
专题专栏— Special 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