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代表双方签署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合作协议。本网记者 陆航/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陆航 舒建军)10月13日上午,西北大学与故宫博物院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西安举行。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代表双方签署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合作协议。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宋纪蓉,陕西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庄长兴等同故宫博物院、陕西省、西安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和西北大学、陕西其他高校师生代表及媒体记者700余人见证签约。西北大学副校长常江主持签约仪式。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具有深厚的传统和底蕴。西北大学党委书记王亚杰在讲话中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尤其是西北大学考古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后表示,西北大学在中亚开展考古工作过程中,始终本着对历史文化遗产负责任的态度,全面考虑了文物保护和未来展示的需要,在深入了解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促进中国与相关国家的相互了解和理解、推动实现民心相通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双方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充分发挥故宫博物院博大浩瀚的文物资源优势和社会影响力,充分施展西北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深厚积淀和学科优势,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深入挖掘“丝路精神”精髓,努力肩负起发挥文物价值底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和历史担当。
单霁翔在讲话中表示,陕西是世界上有影响力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之地,在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举世瞩目,为故宫博物院和西北大学的战略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双方将本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宗旨,秉承共同的文化传播和教育推广的理念,在高水平的基础之上建立合作,寻求共赢和务实。
据悉,近年来,西北大学进一步明确依托区位资源、凝聚学科特色、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办学思路。率先建成了文化遗产研究、文化遗产保护技术、文化遗产管理与展示三位一体的文化遗产学科体系。确立了立足长安、面向西域,以周秦汉唐和丝绸之路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为重点的学科建设方向。发挥多学科优势,设立了教育部首个文理交叉重点实验室“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实验室”,承担了“东天山地区古代游牧民族大型聚落遗址考古与文物保护”“新疆巴里坤石人子沟遗址群多学科综合考古研究”等一批国家大遗址保护专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进一步加强了与国家文物局、陕西省文物局的战略合作。早在2016年5月21日,西北大学与故宫博物院联合成立故宫学院,开展人才培养和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先进技术交流等工作,为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次合作,双方将在“文物修复与保护”、“珍宝陈列与展示”、“学术研究与交流”、“文化传承与传播”、“社会教育与服务”等方面紧密对接深度融合,重点建设中国文物保护修复学院、丝绸之路博物馆、故宫学院(西安)、丝绸之路研究院、东西天山文化考古研究中心、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文化传媒中心等七大板块,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博物院、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与成果交流中心以及综合性的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平台,不断拓展合作空间,共同发展实现共赢,把故宫博物院和西北大学建设为丝绸之路沿线及全世界的“外交使者”和“现代文化名片”。
签约仪式结束后,单霁翔作了题为《坚持文化自信 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忠实守望者 》的专题报告。报告以故宫古建修缮工程和“平安工程”的实施为切入点,系统全面的介绍了故宫博物院近十年来的发展和变化,提出博物馆作为文化机构,不但承担传承中华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使命,还要“放下身段”服务于公众,让公众能够有尊严地欣赏故宫的文物,享受文化盛宴。
原文链接:http://news.cssn.cn/zx/bwyc/201710/t20171013_366791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