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西北大学承办的丁酉(2017)年“黄帝陵•文化自信”清明学术交流会在西安召开。围绕会议主题,学者分别从“黄帝与黄帝陵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传承方式和现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典诠释与当代意义”等角度研讨如何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自信
是国家兴衰的命脉
“黄帝是中华文明的开拓者和奠基者,黄帝陵是中华民族记忆最生动的教科书,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到陕西寻根、到黄陵祭祖,本身就是对于中华文化的自信,这种自信支撑导引着全体炎黄子孙心向伟大祖国、投身民族复兴。”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梁桂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构成,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进步的内在精神力量。我们要深刻研究阐释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坚定民族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国家兴衰的命脉,是民族精神独立性的精神标识。”在西北大学教授张岂之看来,文化自信反映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有责任传承好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勇立时代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是充满创新自信的民族。崇尚革新、创新、立新,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突出表现和重大标志。”西北政法大学教授赵馥洁说,远在先秦时期,中华民族就有对创新、立新的高度自觉。先秦哲学中出现的“尚新”意识、“尚新”思想是鼓舞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启发我们思想解放的智慧源泉,激励中华民族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思想资源。
中华文化
具有兼容并蓄的特质
西北大学教授李浩认为,文明互鉴的哲学基础是既要认识自己,又要了解世界。在西北大学教授彭树智看来,费孝通讲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就包含着文明互鉴的思想。
“在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上,对于文化及其价值思想的选择,往往成为一个民族或多个民族在不同地域的历史时空下最重要的价值判断与命运发展之所系。”台湾高苑科技大学教授黄连忠说,中华民族一直处在多民族、多地域与多文化的体系中,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特质,促使自身不断接受、吸收与转化其他文化,让其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教授潘小慧也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同一性和互补性并行不悖的历史经验,为人类社会多元文化的和平发展提供了借鉴。
黄连忠表示,中华民族的未来,建立在信心与信念之中,海峡两岸也势必融合在民族复兴的时代潮流里,更期待全人类都能享受和平幸福的生活,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责任,更是我们期待的未来。
记者 陆航
原文链接:http://www.cssn.cn/zx/bwyc/201704/t20170407_347805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