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静)今年是当代著名作家柳青诞辰一百周年,这位扎根长安的作家,写出了不朽的《创业史》,他的创作影响了陕西乃至整个中国文坛。
昨天上午,由陕西省委宣传部、省作协、中国文艺评论(西北大学)基地共同主办的“纪念柳青诞辰一百周年暨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大学召开,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彦,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陕西省作协党组书记黄道峻以及贺绍俊,陈福民、李国平、李继凯、韩鲁华、杨乐生、刘炜评、周燕芬等省内外知名作家评论家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主题包括柳青精神及其当代价值、柳青与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谱系,柳青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道路等。作为一位十七年文学的代表作家,作为影响了后来陕西文学“三座大山”创作的作家,柳青其人其文都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
白烨说:“柳青把深入生活当做一个事业,是我们的楷模。《创业史》是不可替代的精品,是解读那个时代的小说范本。《创业史》是写农业合作化的,但更描述的是社会变革给不同的人带来的震动和反应以及精神的成长,从这个角度来说,《创业史》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白烨同时指出,柳青的《创业史》是在杜鹏程《保卫延安》完成并产生了很大影响后完成的,也就是柳青、杜鹏程、王汶石、李若冰等老一辈作家之间存在着一种良性竞争;而新时期“三座大山”之间也是良性竞争,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之间一直在互相刺激着彼此的创作,他们的这种良性竞争保持了丰富性和纷繁性,是陕西作家源源不断的能量。
贺绍俊评价柳青是一个文学时代的代表性作家,解读柳青更应该认知和阐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他认为十七年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端,柳青、赵树理、周立波代表了一种作家类型,即主观上追求时代主旋律,他们是认同时代变化的。“用客观、公正、学术的态度去真正进入十七年文学史,会更加深刻理解《创业史》缘何成为经典。”陈福民表示《创业史》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贡献,这部作品包含了深刻的哲学和丰富的框架认知,是知识分子认知世界的起点,柳青彻底褪去了知识分子身份进行创作。
李敬泽认为,柳青提出的问题至今依然是大问题:“柳青把对历史的关切,强烈的执念贯彻他的生命,现在重新看《创业史》,他写的是农业合作化进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如何获得历史主体性,并在内心深处和精神上感受这种主体性。他开辟了问题空间,什么是中国,什么是历史,至今依然让人思考。”
原文链接:http://edu.gmw.cn/newspaper/2016-05/16/content_1124672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