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西北大学的校园里,Kees的回头率很高,他雪白且修剪整齐的大胡子、黑框眼镜后睿智的目光,观察生物样本时专注的神情,让他成为大学生眼里的“达尔文爷爷”。
“达尔文爷爷”叫科内利斯·凡·阿赫特贝格,今年68岁,来自欧洲最古老的顶尖学府——荷兰莱顿大学,是该校生物多样性课程主讲教师,曾在荷兰国家生物多样性中心担任膜翅目(包括蜂、蚁类昆虫)馆长。2014年被聘为西北大学生命科学院客座教授,老师和学生们都亲切地喊他Kees 。2015年11月,陕西省政府向10名在陕工作的外籍专家颁发“三秦友谊奖”,Kees位列其中。
国际顶级的寄生蜂专家
作为一名生物学家,Kees教授是世界膜翅目寄生蜂分类权威专家,然而当他谈起自己的寄生蜂“收藏”时,他却像个孩子一样兴奋。
“你看,这些蜂的体积非常小,但在显微镜下它们却是如此美丽!”在Kees位于西北大学生命科学院的办公室中,他展示了自己和老师们共同采集、分类制作的近万件膜翅目寄生蜂标本。这些体型比蚂蚁还小、在常人看来毫无分别的“小黑虫子”,却被分门别类、整齐的安放在标本盒中。Kees仅凭借一支笔、一张纸,就能够绘制出一张生动而详细的寄生蜂形态图。
在从事寄生蜂研究的几十年里,Kees的足迹遍布欧洲,以及亚洲的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他最喜欢去虫子多的地方,齐腰高的草丛深处、潮湿阴暗的森林里、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每次野外采集“收网”时,他大半个身子都探进网里查看,身上爬满虫子也毫不在意。有次在广东采集标本时被胡蜂蛰伤,手指肿得不能弯曲。他却说自己是个“幸运的人”,能在有生之年遇到钟爱的寄生蜂并以此为事业。
在中国工作期间,Kees和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谭江丽副教授合著并出版了《致命的胡蜂》一书;与西大学者合作对秦岭的膜翅目寄生蜂多个类群进行研究;共同制作归类膜翅目寄生蜂标本近万件,并对其中部分类群进行了分种鉴定。在西北大学任教的一年多时间里,Kees对自然科学的热爱与执着,也深深感染着他的同事和学生。这些研究丰富了秦岭的生物多样性,为我省自然科学研究做出了贡献。
和蔼可亲的“工作狂”
在西北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期间,Kees与合作教师共同讲授《昆虫学》专业课程和《昆虫趣读》全校通识课,并多次在校园内主讲各类科普讲座。
无论面对博士、硕士还是本科生,无论对方提出的问题是专业还是“业余”,Kees都充满耐心。“如果你去问教授‘您是否有空闲时间解答我的问题’,他会回答你‘我永远没有空闲时间,但我永远会解答你的问题’。”谭江丽说,Kees带给陕西的不仅有那近万件珍贵的寄生蜂标本,更有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研究方法。他在学术上十分严谨,对待学生却和蔼可亲。
在谭江丽眼中,Kees教授是个典型的“工作狂”,一天中,除了午饭后会出去走走,剩下的时间都待在工作室。
“不要把你自己当回事,要把你的工作当回事。”这是Kees的名言,Kees就是这样一个和蔼的“工作狂”。
寻求人与蜂和谐共处
Kees教授和他的同事所从事的寄生蜂分类研究,其最终目标就是丰富生物多样性,寻求人与寄生蜂和谐共处,并将其广泛作用于农业、林业病虫害防治。“这种‘以蜂治虫’的做法在欧洲很多地区已经广泛运用,但在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是我来这里的重要目的之一。”Kees教授讲,“在荷兰温室中种植的蔬菜水果,90%都采用生物防治害虫,不用农药。市场上出售的农产品,80%是有机的。价格倒也并不比普通农产品贵很多。”他知道,在中国,采用生物防制害虫的农产品还极少。现在中国用来防治害虫的寄生蜂,还是从荷兰的一家生物公司里进口的,而事实上,中国早在2000年前,就有了生物防治害虫的记载。
Kees教授期望用自己在寄生蜂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成果,为陕西本地的农林业发展做出一些贡献,更期望培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去,“中国的学生态度认真、扎实刻苦,我很喜欢与他们交流,也希望能帮助他们领会自然之美,让中国与荷兰在这一领域搭建起更深入、更长远的合作桥梁。”
华商报2016年1月12日A16版http://ehsb.hsw.cn/shtml/hsb/20160112/56543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