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西北大学博物馆的奇妙之旅 穿越古今 寻访史前
发布时间:16-03-14      点击:

大型恐龙化石、日本遣唐使的墓志铭、写了十万字的清朝科举作弊卷等一大批珍贵文物深藏在西北大学博物馆中不为人知。近日,人民网记者带领大家深入西北大学博物馆,探访这些珍贵文物背后的故事。

 

遣唐使墓志铭首现“日本”国名

 

西北大学博物馆中收藏了一块日本遣唐使的墓志铭,这块墓志铭的挖掘出现,标志着将现存最早关于“日本”的文字记载从原来的746年提前了十几年。

 

据该墓志铭的发现者,西北大学博物馆副馆长贾麦明教授告诉记者,这方墓志的主人名叫井真成,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和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等一道来到长安。井真成于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客死长安。而唐玄宗得知井真成逝世的消息后非常哀伤,下令以五品官的礼仪下葬。

 

这块墓志盖为青石,底是白石,近方形,周长约39厘米,上有117个楷书刻字。志石上国号日本开元廿二年(公元734年)的记载,将现存最早关于日本的文字记载746年提前了十几年。学者认为,这再次佐证了日本国号乃大唐所赐。对于这个太平洋上的岛国,中国早在秦汉即有记载,但史籍中多称为倭国。在唐初之前,日本也曾向中国遣使,但多为政治目的,且带着一种骄傲态度,和后来大为不同。

 

这方遣唐使墓志曾在日本学术界和民间掀起了热潮。 20048月,这方墓志在日本东京展出,日本天皇亲临参观。引发了中日双方对遣唐使和墓志主人井真成的研究热潮。

 

贾麦明教授说到,中国古代文化对日本的深刻影响,日本学者已有明确认识,但这方墓志则传达出更为复杂深远的历史情感:它再次证实了日本国号与中国的渊源,还表达了当时的唐朝天子对一名日本遣唐使者的个人情谊。

 

古生物博物馆:千万年前的恐龙化石

 

走进古生物博物馆,仿佛进入了一个史前公园。黄河剑齿象、巨型山东龙、洛川大角鹿、西北原始牛、欢庆石门兽等距今几千万年前的原始野兽在这里一一成列。“从陕西地区挖掘的这些古生物化石来看,说明几千万前陕西地区都还是森林密布,气候湿润,也说明当时地球上地势平坦,恐龙可以经常从山东到陕西之间来回穿梭。”西北大学地质系高级工程师李永项告诉记者。

 

西北大学的古脊椎动物研究工作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积累了相当规模的化石标本和研究成果,其主要内容由四大部分组成:中生代晚期秦岭恐龙动物群、中近纪早期石门中兽动物群、新近纪三趾马动物群以及第四纪真马真象动物群,后三部分代表了6000多万年以来黄土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生活过的哺乳动物。

 

作为镇馆之宝,这些化石已经成为西北大学古脊椎动物博物馆面向公众科普的“主力军”。这里收录的咏叹仅仅是其一撇,如果化石爱好者们喜欢更多的了解,可以走进西北大学博物馆去细细观赏。

 

写满十万字的清朝作弊试卷

 

西北大学博物馆还保存着一份清代科举考试的作弊卷,这份只有两米长,47公分宽的绢上,用蝇头小楷满满地写了十万字。

 

“这份作弊卷是陕西渭南地区的某次乡试考试作弊卷。”西北大学博物馆副馆长贾麦明教授告诉记者,“考生在考试的时候,会把作弊卷缝在衣服里面,或者是夹带在馒头里、蜡烛里面等隐蔽的地方。”

 

贾麦明教授说,当时进考场时,要经过严密的搜身检查,也发现了不少夹带。常见的是将丝绸夹带、纸夹带卷成小卷,塞进空心的笔杆里,缝在衣袖里,藏在干粮里,辫在发辫中,藏在砚台底部等,费尽心机地带入考场伺机作弊。

 

据介绍,科举考试程序不断变革后,在明清时期,正式由国家举行的科考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而在乡试之前,地方举行童试,童试也就是入选考试,合格者称为秀才。秀才参加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举人参加会试,考中者称为贡士;贡士参加殿试,殿试后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明清科举考试主要是撰写八股文,八股文是一种特殊文体,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严格的规定,题目用《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内容以程朱理学的注释为标准,结构上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故称为“八股文”。

 

展馆的这件科举考试的作弊卷都是抄写的《四书》《五经》里面的内容,写上一两个字开头,然后带出一段文章。这样的目的就是方便考生作弊时候查找信息,然后根据目录再整段抄袭。据了解,过去科举考试都是一个人一个房间,考生等待监考老师走后,就拿出作弊卷进行抄录。(张龙)

http://sn.people.com.cn/n2/2016/0301/c226647-27840691-4.html

 

要闻聚焦

— Highlights
专题专栏— Special 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