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记者高敬、许祖华)“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全链条科技创新考评体系,是科技创新发展迫在眉睫的需要。”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大学副校长高岭说。
他说,近年来,我国在科研水平与成果数量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英国《自然》杂志日前发布数据显示,中国对世界高质量科学研究总体贡献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但我国很多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不能较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他表示,除基础研究外,目前我国一些科研项目在立项阶段就没有充分考虑现实产业需要,项目只是“为了科研而科研”,不能解决生产发展的需求,成果落地转化难度较大。同时,现在的评价体系更多关注项目大小、发表论文数量等,忽视了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实际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导致科技人员不太关心研究成果是否能够实用或转化,难以潜心研究出真正有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
对此,高岭建议,科研项目立项、检查、验收、评估等环节要重点发挥第三方及科协、学术组织的作用。对项目的评价,也应该跳出只注重论文、评奖的旧圈子,对面向市场和应用的科研项目应主要由市场检验,由创造的经济社会效益来衡量和回报,鼓励成果转化。
此外,高岭提醒中小企业在创新中要更加重视专利,除“高大上”的发明专利外,更要看到外观设计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带来的市场机遇。“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创新,周期短、成本小、转化快,容易推向市场,企业‘可望又可及’,可以更好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高岭说。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lh/2016-03/04/c_11182345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