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西北大学 多年多领域为丝绸之路铺砖垫石
发布时间:15-05-28      点击:

    (记者 吕扬)近日,印度总理莫迪在微博中晒出了一份在西安参观访问时收到的礼品——《菩提树叶绘“佛影”》,引起国内外媒体的热议,也使作品的出处——西北大学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其实,多年来,西北大学始终以“发扬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负建设西北之重任”为办学理念,围绕“丝绸之路”开展了多领域、多学科、多渠道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文化遗产保护八十年:为丝路遗址串上颗颗明珠

    早在20世纪30年代,国立西北大学寓居汉中时期,学校师生就开始了对城固张骞墓的考古发掘。40年代,西北大学在新疆地区开展了广泛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50年代初期,全面参与了新疆地区的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70年代,参与了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代墓葬的发掘。90年代,先后参与了新疆乌鲁木齐柴窝铺、拜城克孜尔水库等处古代墓葬的发掘。

    进入21世纪以来,围绕“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研究,西北大学牵头组织联合调查队,对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重要文化遗产点进行了考察,并与两国学术界建立了广泛联系。对我国参加该区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成功地将国内有关研究向“丝绸之路”沿线中亚各国延伸。

    2007年,西北大学教师承担的新疆“东黑沟遗址考古发掘”荣获“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9年,由西北大学牵头承担的新疆“东天山地区古代游牧民族大型聚落遗址考古与文物保护”获准国家大遗址保护专项,经费5680万元,是迄今为止国内人文社科领域获准经费最多的研究项目。学校围绕丝绸之路沿线大型文化遗址保护规划开展了大量研究和技术攻关,哈密白杨沟和庙儿沟古代佛教寺院遗址调查勘测、库车苏巴什古代佛教寺院遗址调查勘测、布尔津喀纳斯景区文物保护规划编制、青河三道海子古代墓葬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尼勒克吉林台古代墓葬发掘、特克斯恰卜奇海古代墓葬发掘、吐鲁番交河故城和高昌古城文物保护工程、呼图壁康家石门子岩画保护工程等,在绵延数千公里的丝绸之路沿线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成果,成为长安——天山丝绸之路廊道上一颗颗明亮的珍珠,串起了东西交往的古代文明。

    “金哑铃”理论:丝绸之路沿线文明交往新构想

    2013年12月,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彭树智教授《我的文明观》甫一出版,就成为炙手可热的畅销书。彭树智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著名的文明交往论,认为,“交往使人类从地区史发展成为真正的世界历史”、“文明的生命在于交往,交往的价值在于文明”、“知物之明,知人之明,自知之明,文明自觉,全球文明”,并提出丝绸之路的最大价值在于它所倡导的包容和多元化,这些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同时,从文化地理角度,提出一条文明发展的“黄金海岸”,以及反映文化格局的“金哑铃”理论,为丝路沿线文明交往与文化格局研究提出了新的构想。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是全国高校首批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几十年来,该所致力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相关历史文化研究,在西亚中东研究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并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近年来,又与多个国家部委合作,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当代中东局势发展及我国战略对策研究”等重要课题,先后提供了数十篇决策咨询报告,发挥了重要智库作用。

    在丝绸之路沿线的多种文明交往与融合、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明交往与文化格局研究方面,西北大学先后出版了10余部专著。其中《中东国家通史(13卷本)》是国内首部中东国家通史,获得国家外交部的高度评价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非洲阿拉伯国家通史研究”开辟了国内该领域研究的新空间,项目成果将填补国内该研究领域的空白。编纂的《丝绸之路大辞典》,收录词目11607条,总字数230多万,是迄今出版的同类书籍中体系最完整、词目最全面、内容最丰富的一部有关丝绸之路的百科全书,也是一部集学术性、知识性、资料性、实用性为一体的大型工具书。

    丝绸之路研究院: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智库

    今年4月,由中联部牵头组建的国家“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在北京成立,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成为首任理事单位之一。作为西部地区“一带一路”重要智库,研究院先后与中石油、陕煤集团、西安大唐西市集团初步达成了“高校-企业”合作意向,与哈萨克斯坦国际商学院、韩国驻西安总领事馆、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等开展合作,承办了一批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形成了高水平、跨界、跨域学术资源配置机制的协同创新平台,并出版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形成了一批重要成果。

    《中国西部发展报告》(也称“西部蓝皮书”)是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全国高校、科研机构及政府部门的西部问题研究专家学者组成科研团队,对当前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热点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部高质量的综合性年度报告,每年一部,已经连续出版了十部,在全国已经产生了很大影响。学校一批学者参与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论证制定工作,为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进入国家战略层面重点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教师提出的《减少贫困地区儿童贫血现象,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关注农村学前教育,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等研究报道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2014年形成“一带一路”专项咨询报告20余篇,发挥了重要的决策咨询作用。

    西北大学被誉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批石油地质专业人才。在丝绸之路沿线,学校围绕相关方向,加强和丝绸之路沿线相关能源部门的合作,取得了大量理论研究和合作开发成果。为丝绸之路沿线重大基础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可行性对策与防治措施,累计研究经费达到3800万元,为我国和西部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与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企业合作,开展了一系列能源资源勘探开发研究工作,研究经费达到1700万元。学校主持的国家“973”项目——“多种能源矿产共存成藏(矿)机理与富集分布规律”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亚学院:面向“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培养人才

    西北大学是全国最早为中亚各国培养留学生的院校之一。2000年以来,已培养中亚各国留学生1000余名,是陕西省培养中亚留学生最多的院校之一。近年来,每年来自中亚各国的留学生平均在300人左右,占到该校留学生总人数的60%以上。

    2014年1月,为贯彻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精神,落实省政府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部署,西北大学成立了中亚学院,面向中亚招收留学生、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培养复合型、技术性人才,目前有300多名中亚学生在校学习。

    不久前,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与西北大学中亚学院开展校企合作,携手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培训计划”,计划利用十年时间从吉尔吉斯斯坦国内青年中招聘培养1000名石油化工专业人才,每年培养100人,支持公司在中亚地区的事业发展。

    除了为中亚各国培养留学生,西北大学还积极开展国际汉语教育推广工作。学校每年为中亚国家提供14个名额的孔子学院奖学金,主要资助国际汉语教育硕士生和汉语进修生,为汉语在中亚国家的推广工作做出了贡献。应上海合作组织和省政府共同委托,西北大学还承担了上海合作组织首批中文培训班的培训任务并圆满地完成任务,得到各方好评。

陕西日报5月26日第13版   http://esb.sxdaily.com.cn/sxrb/20150526/html/page_12_content_000.htm

 

 

要闻聚焦

— Highlights
专题专栏— Special 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