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已近尾声,在众多大四毕业生在为考研做最后冲刺,或是为应聘工作而奔忙的日子里,西北大学太白校区7320、7322两个宿舍的女生们却依旧不疾不徐的继续着她们实验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简单生活。
她们都是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2011级的学生,住在相邻的两间宿舍里,12名女生分别被保送至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且大多为直博生。而名列保研考核前列的陈艳艳和杜梦涵更是放弃了香港中文大学等学校的保研机会,专心申请国外高校。
两宿舍女生对于全部获得保研资格这件事表现的很淡然,“没什么惊喜,只是觉得那么多辛苦终于有结果,算是顺其自然吧。”这个消息在校园微信平台上发布之后,引起了众多学弟学妹们的赞叹,“学霸”、“最牛宿舍”吸引来了不少小粉丝的膜拜。据了解,这是继2007年化学系(现化材学院)两宿舍女生同时考上研究生以来,在西大校园里第二次出现类似情况。
12名90后的女生,她们的生活究竟是怎样?她们的学习秘笈是否愿意分享?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记者走进7320、7322两个简朴而温馨的宿舍,见到了这群活泼靓丽的女生。
追梦的脚步 一开始就停不下来
之所以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成功保送到一流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因为她们都具备几个共同的特质:自我要求高、善于规划生活、懂得取舍。
1994年出生的李雪童是全年级公认的“学霸”,因为年纪小,就有了“学霸妹妹”的绰号。每节课必坐第一排、第一时间完成作业,这些看似很像小学生的习惯被她一直保持到了大学。“她属于时刻保持紧迫感的人,每周都像是考前复习周那种学习状态,所以考前也不用开夜车。拖延症这种社会病,完全传染不到她这样有定力的人。”听着舍友当面说起自己的学习状态,“学霸妹妹”只有淡淡一句“其实就是人忙惯了,就没法让自己闲着”。学习成绩连年保持全班第一,连续两年获得一等奖学金,一年获得励志奖学金,参加各类数学建模大赛获多项奖项,每一步的脚踏实地,换来应有的回报。
7320宿舍的“leader”史方圆则是对自己规划特别清晰的人。早在同学们还在“为高考疗伤”而作息混乱的大一入校,她就主动向老师申请进实验室工作。本科期间,她以第一作者发表了两篇SCI文章,其中一篇影响因子达到2.75。顺利保研到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后,她便尽早前往北大实验室开始她的毕业设计。舍友评价她“很早就知道自己下一步要怎么走,不会走一步看一步。每一步都走的很拼。”与史方圆的完美自我规划相同,被大家称作“教授”的陈艳艳是最明确自己要什么的典型。因为发自内心的热爱物理,大二时陈艳艳通过校内转专业考试,转到物理学院学习。在新的班级她如鱼得水,迅速成为专业第一名。按照今年的保研情况,作为专业第一,陈艳艳可以直接获得香港中文大学的保研名额,而面对这样的诱惑,她却果断放弃,宁愿担着风险申请出国。而当美国知名高校的教授建议她去申请生物信息方向学习的时候,她仍然放弃,继续申请物理学专业的学位。这样一次次的取舍,是她遵从内心的选择的结果。
与陈艳艳同样为自我发展做出割舍的,还有冯欢。2013年由她主持的“多功能香蕉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陕西省金奖。据冯欢介绍,这个项目的idea通俗来讲就是用香蕉皮做成吸附剂,可以吸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还可以做成果胶、膳食纤维等保健品,很多公司对项目非常感兴趣。可是因为自己后续读研的方向与这个项目有些差别,她还是把实验重心放到专业方向上,而这项目,就留给学弟学妹继续参赛去推进。
保研结束的女生们并没有像网上流传的状态一样“过着猪一样的生活”,快节奏的学习实验是她们所习惯的。“我们还要考虑毕业设计、要提前了解读研的实验室、要看新导师发来的英文文献、要忙着创新项目的结题,还要学实验技术等很多东西,怕去了新学校会落后啊。” 正如早出晚归,只有在宿舍合影时才飞奔过来逗留五分钟的姚静雯说的那样,“我们其实并不是有多勤奋,只是很多事情开始了,就停不下来”。正是这样停不下来的追梦,让她在17岁的大一期间就曾发表两篇核心期刊文章,更是有了“实验室一姐”的绰号。
你是我最好的姐妹 也是最厉害的对手
在7320宿舍的经验总结材料中有这么一句话“我们宿舍有一个很厉害的Leader——史方圆,她深深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视她为姐妹、朋友、榜样,更视她为敌人。”在采访中,两个宿舍的女生们非常坦诚的介绍,她们是在相互竞争又彼此依偎的环境中不断进步和成长。
杜梦涵本科期间就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到“一种利用金磁微粒纯化动物微量组织中总核酸的方法”的专利一项,目前正在申请赴美直博。她说本性是个贪玩的人,尤其是大一,生活节奏非常混乱,全靠李雪童雷打不动的学习节奏,带着她也把努力当成一种习惯。“晚上她挑着灯看书看到1点,你好意思睡么,就必须跟着看书。”正是这样一种不服输的比较,让她们在大学四年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两个宿舍的女生中,9个都是家中的独生女,然而在宿舍里,她们却有着情似姐妹的融洽关系。和谐的因由在于注重分享。“学霸妹妹”最爱跟舍友说的一句话是,“你快学习吧!”每次考试前,她都会整理好复习材料和复习大纲给大家传阅,有时还会为舍友们开复习小课堂,帮助大家更有调理的进行考前复习。就连各个学校的夏令营信息发布,每次也都是李雪童第一时间提醒大家关注。英语达人杜梦涵则是时常以如何学习英语为题开讲,她说“大家互相分享,比较容易快速成长和进步。”
让7322宿舍很多人都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张娜瑶的眼泪。大一期末考前,娜瑶还没找到学习的状态,逃避在小说的世界里不想面对。她这颓废的样子让自习回来的杜梦涵一通批评。紧接着娜瑶就哭了起来,边哭边说“涵姐,你说的对。上大学以来,你第一个跟我说这样的话,你是真心对我好,你真把我当朋友。”直到3年后,杜梦涵说起这事还心有余悸,说当时一看自己把人家说哭了,真是吓坏了。也正是这次流泪,让张娜瑶在之后的日子里,跟上了学霸的节奏。
不仅是在学习信息上的分享,生活上的分享和互相照应更多。“我们宿舍是典型的,你在桌子上放一袋瓜子,两小时就没了。500块钱放桌子上,一学期都丢不了。” 两个宿舍的垃圾袋、水壶、扫帚之类的公共物品,都是舍长操心,用宿舍公共经费解决,节约了不少时间。在大多女生的保研尘埃落定后,还在备考GRE的杜梦涵就有了许多特赦权利,打开水、宿舍打扫和整理等等全部有舍友替她操心。说自己特别幸福的她也以优秀的成绩回报舍友。
宿舍聚餐在这两个宿舍里也是常事,她们也像很多女生一样,爱吃火锅,爱用团购。只是她们聚餐的付款算法,比起AA制显得有些高难度。“因为大家都有奖学金,所以要按奖学金加权平均,算出每个人的付款。”
互助友爱、懂得分享,是她们和谐关系的秘诀;树立榜样、不断竞争则是她们创造保研新纪录的秘诀。“我们都有一颗不服输的心,这颗心不会因为大学的自由时光而忘记入校时曾许下的誓言,不会因为枯燥单调的考前复习而忘记学习的初衷,不会因为遇到困难就止步不前。”不服输的舍长张堃如是说。
学霸的校园生活 多彩点缀
12个女生不仅拿得出漂亮的成绩单,校园生活也丰富多彩。她们中的大多是都曾担任学院和班里的学生干部,热爱艺术的张堃更是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的职务,学院的各类晚会、生物文化周越野赛、实验技能大赛、生物过程模拟表演等活动中都活跃着她的身影。在处理学习和社团活动的关系问题上,张堃坦言,“其实没有刻意协调,就是热爱这件事,自然能挤得出时间,扛得起责任。”
作为学院科协主席还要备考托福、GRE的杜梦涵每天的学习生活都很忙碌,但她依然会抽出时间巧做羹汤请父母品尝,还时不时带着自己烘焙的糕点与宿舍姐妹一起分享。与此同时,她还是西安流浪狗救助中心的志愿者,在救助流浪狗的过程中,她收获了给予的快乐。
“学霸”们都不是宅女。在学校的每个周五下午,两个宿舍的女孩会一起约着去打乒乓球、羽毛球。杜梦涵笑谈,“男朋友就是在羽毛球赛上认识的。”因为喜爱日本动漫而得绰号“宅女”的裴雨晨,也曾和杜梦涵、梁少楠、祁昊楠一起练习爵士舞、肚皮舞。那些一起运动的日子留下最美好的青春记忆。
张娜瑶最爱侦探、推理小说;姚静雯自学PS,常被韩国贴吧聘请做图;冯欢则因大一时朗诵了最爱的徐志摩而得名“flower”;物理达人陈艳艳的五子棋打遍宿舍无敌手;梁少楠常有说走就走的旅行;爱手工的李雪童常常过一个周末就变出几个绒毛玩具……90后的她们,还是KTV的麦霸,是为吃走四方的“吃货”。大学期间的事,让大家津津乐道的,有全宿舍集体去渭南吃夜市的“小疯狂”,还有全班骑行沣峪口烧烤的你争我抢,次数最多的,还是在图书馆前大草坪晒太阳吃零食谈天说地的惬意。“其实玩什么都不重要,只要大家在一起,有人分享,就很快乐。”
丰富的活动、多样的爱好与专注的学习并不矛盾,相反,充实的生活是她们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正如张堃所说,“学生社团工作的收获,已经慢慢积淀成我的软实力,使我终身受益。”只要目标清晰,脚步自然坚定。
也有辛酸泪 微笑面对
在很多学弟学妹看来,被保送到清华北大的她们像是戴了光环一样,好像风轻云淡的就拿到了这样好的机会。其实,不提获得优秀的成绩需要付出多少辛劳,单说保送申请的过程,都有一把“辛酸泪”。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申请夏令营或保研面试被拒的经历,说起来都是泪……”7320宿舍的女生们笑叹。第一年有这么多的校外保研机会,没有什么经验能借鉴,只有自己摸索。五六月准备夏令营,八月正式申请,十月尘埃落定,其实战线很长。突然收到第三天要去外地参加面试的电话是大家都碰到过的事。第一时间买机票、找宾馆,主动找老师聊想法,这个周折过程给女生们更多的磨练。张堃至今难忘的是她从复旦校门出来的那个傍晚,她独自坐在回宾馆的公交车上无助的眼泪。梁少楠谈起在清华前期面试时让她几度想逃跑的挫败感时,只能用“无法形容”来描述。然而也像她说的那样,“事情到了你身上,最后自然而然就会承受。”也正如史方圆说的那样,“梦想的价值不在于它是否高入云端,而在于追梦的路上,荆棘丛生、顽石密布,跌倒了的你是否愿意爬起来,循着初心,昂首向前。”
展望新学校的生活,她们都已从夏令营和面试中感受到了科研的压力。“出去看过才知道,原来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有那么多的人比你用功的多。”进入更好的学校,“其实是给自己选择了一条更艰辛的路,说“跳入苦海”一点都不夸张。”正因为这样的压力,让保研成功后的她们过着更忙碌的生活。“那些令人仰望的人,只是坚守住了自己在青年时代本来该有的热血与坚持,最后拥抱到曙光的人。”裴雨晨这样鞭策自己。
最难忘 自然长相忆
离别情更切。即将各奔东西的女生们,坐在院楼旁边的紫藤园连廊里,相互依靠,留下最美丽的笑容。她们舍不得这个特别有人文情怀的老校区,舍不得春天的玉兰、紫藤、木香,舍不得秋天的桂花香。就连老旧的宿舍楼和局促的上下铺,也充满了那么多甜蜜的回忆。
她们忘不了70多岁的胡正海老师颤巍巍的骑着自行车来给大一的她们做讲座;忘不了马艳玲老师自己掏腰包给生物化学课程90分以上学生买的奖品;忘不了黄建新“黄奶奶”时常拿出泛黄的笔记本纸,给大家的随堂小考;忘不了徐子勤老师讲授的百度都查不到的前沿理论和他蓝屏的诺基亚手机;忘不了李军林老师为大家修改夏令营申请书时的热情;忘不了黄晴老师每节课几个大黑板的板书;忘不了步怀宇、赵宇玮老师……她们的专业精神和专业素养,对学生包容与鼓励,让每一个学生受益终身。谈起这些的时候,宿舍里的气氛有些淡淡的哀伤。在保研结果出来那天,张堃一个人坐在公交车上,沿着城墙,一站站路过南门、含光门、西南城角,眼泪就不自主的流下来。从宁夏考来的她,也深深的爱上了西安,爱上了西大。张堃笑称,“要是以后能在咱学校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筹划合建的国际医学院工作就好了!”引起了舍友们的共鸣。“这里留下我们太多记忆,有机会肯定会常回来”。
不仅是这两个宿舍的学生,她们所在的生命科学与技术专业2011级的学习氛围都非常好,截至保研申请时,一个仅25人的本科班级里,就发表了两篇SCI,8篇核心期刊论文,每个学生手上都有各类创新大赛的研究项目。生命科学学院教学副院长陈富林介绍,“其实学生的潜力非常大,聪明才智和能力素质都是很高的。只是早期在方法上不一定得当,目标不一定很清晰。所以只要老师尽心引导,成果都很好。”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近年来一直注重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申请,旨在通过创新项目提高学生自主科研能力,从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的各级奖项的申报上,落实都非常到位。学院每三个月对大学生创新项目进行中期检查,检查由学生科协自行组织,评选优良中差。对于进展不顺利的学生创新项目,学院教学和科研负责人都会一起分析解决问题。冯欢介绍,多尝试各种校内外的竞赛,对思维、科研能力、表达和协调的锻炼是全方位的。正因为在校内各方面锻炼的到位,让校外保研的学生们与一流高校学生同场竞技时,也没有丝毫的弱势。
学院党委书记杨晶面对众多校外保研的女生,有种“嫁女儿”的心情。“虽然舍不得她们走,更盼着她们好。好在不管走到哪儿,她们都是西大的学生。”而此次两宿舍女生集体获得保研名额,杨书记认为,这是偶然中的必然。“好的院风、班风、舍风,好的氛围,好的老师,加上认真上进的自身努力,一定会有好的结果。”生命科学学院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的优良学风创建活动,评选出“生命之星十佳大学生”、“学术达人”、“优秀实验室”等,树立了一批身边的榜样。“以点带面,身边的榜样最有说服力”。杨晶如是说。
时间匆匆奔向2015,过了这个元旦,两宿舍的女生大多要去往新的地方,开始新阶段的科研生活。院长李保国叮嘱,“不管你去什么地方,要把西北人的风采带去,把西大公诚勤朴的精神带去,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做研究。”趁着临别前的最后几天,仍在校的几个女生相约,再走一遍校园,走过每个写着青春故事的角落;再登一次城墙,触摸镌刻记忆的青砖,然后带着四年里所有的收获,踏上新的人生旅程。 (通讯员 李琛)
http://sxdaily.com.cn/n/2014/1225/c145-5587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