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思维方法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相关论述的体会
发布时间:19-05-08      点击:


作者:许门友

确立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革命导师恩格斯曾经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过程中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方法的运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强调要用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等方法去观察、思考、分析问题,这一点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习运用这些科学思想方法去认识和分析问题,有利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利于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第一,深邃的历史思维。重视学习和总结运用历史经验,善于从历史规律中寻找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这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的治国理政实践处处体现着深邃的历史思维。习近平善于从历史视野和发展规律中去思考和分析问题,把握前进的方向、指导现实工作。他说,“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因此,他要求领导干部要善于学习历史,要通过学习历史“了解和懂得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创造的灿烂历史文化,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深邃的历史思维,使得习近平总是能够在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阐述上做到引经据典、论述深刻、鞭辟入里、语言生动、说服力强。当前,国内外环境变化极为深刻,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更加繁重,尤其需要我们善于从把握历史规律中寻找正确方向,善于用历史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发展。唯有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阔步向前。

第二,严密的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方法。习近平非常重视辩证思维,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习近平的辩证思维方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两点论”,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多个角度想问题,避免“盲人摸象”,不搞以偏概全和绝对化;二是坚持“重点论”,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讲重点,就是看问题办事情,要分清主次,不能胡子眉毛一起抓,否则,是做不好工作的。因此,我们搞改革“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三是坚持“转化论”,注重细节变化。“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人品,反映作风。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忽视小事小节,就会使量变逐渐发展为质变,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要防微杜渐。

第三,整体的系统思维。在当前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各项工作、各类要素相互交织,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坚持系统思考,科学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改革举措良性互动、协同配合,把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有机衔接起来,才能形成强大合力,将改革事业顺利推向前进。习近平的系统思维方法体现在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譬如,在谈到全面深化改革问题时,他说:“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在推进改革过程中,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要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要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要相得益彰,不能单兵突进、随心所欲。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在讲到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时,习近平强调,“要坚持系统的观点,依照新发展理念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进行系统设计,做到相互促进、齐头并进,不能单打独斗、顾此失彼,不能偏执一方、畸轻畸重”;在谈到创新问题时,他说:“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改革只在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搞是不够的,必须全面部署,并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如此等等,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的系统思维观。

四是高远的战略思维。习近平在长期的领导工作中,十分重视从战略上看问题、办事情。早在2003年,作为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就曾在《浙江日报》上发表文章指出:各级党政“一把手”“要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善于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形势,观察和处理问题,……要努力增强总揽全局的能力,放眼全局谋一域,把握形势谋大事,……用战略思维去观察当今时代,洞悉当代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他极为重视领导干部树立战略思维问题。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战略”一词是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汇。他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我们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战略布局提了出来,并且把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他把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他在讲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时指出:“科学技术是世界性、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此外,习近平还在讲到文化自信、意识形态安全、国家安全、网络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强军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时,都是首先从战略上进行思考的。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战略思维方法。

五是强烈的创新思维。习近平特别重视领导干部要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问题。在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时,他把“创新”摆在第一位。习近平强调,“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习近平认为,坚持创新发展,是分析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特别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成功实践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我们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更好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的各方面都要坚持创新,包括理论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宣传工作创新等等。习近平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树立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培育创新人才作为衡量干部素质高低、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准。他反复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习近平的创新思维观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和精神,敢于破除陈规陋习和旧的思维定式,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开创新局面。

要闻聚焦

— Highlights
专题专栏— Special 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