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今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高校毫无疑问是重要阵地。应当看到,我省高校绝大多数师生都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能够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但是受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一部分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失,表现在:一些大学生价值取向紊乱,对现实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可动摇,在思想上成为“迷失的一代”。少数教师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职业情感和职业道德淡化,学术行为不端,个别教师言行失范,不能为人师表等等。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大师生,把三个倡导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于学校改革发展各方面,帮助他们树立理想信念,保持高尚情操,引导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引领者,是当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这是我们党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根据中央精神,结合我省高校实际,我们认为,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先进典型为引领,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以培育优良校风为抓手,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依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当前,要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要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教学环节,要根据形势的变化,通过适当调整课程的教学计划,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思想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结合学生的专业,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以便使学生真实了解社会实际。此外,在专题教育中,尽可能全面系统地搜集相关材料,进一步丰富教材内容,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通过扎实有效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把个人追求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结合起来,自觉做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2、深入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宣传活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培育核心价值观重要的是增强人们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凝聚社会正能量。近年来,我省各高校都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和先进人物,如西北大学的侯伯宇教授就是新时期全省高校广大知识分子的一个优秀代表,他的高尚精神品格、杰出的工作成就,展示了当代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深入开展向侯伯宇等一大批先进人物的学习宣传活动,对于激励我省高校广大教师坚持师德为上,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把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开展向身边先进人物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坚持以先进典型为引领,通过学习弘扬先进人物的崇高精神,引导广大教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进一步加强校风建设。校风是学风、教风和工作作风的总和,是师生思想道德、纪律以及治学态度、精神风貌的综合反映和外在表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来说,要从培育优良校风抓起,引导广大师生员工自觉做良好道德风尚的建设者,做社会文明进步的传承者推动者。主要抓好以下“三风”建设:
一是深化学风建设。学风建设是高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良好的学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巨大而无形的精神力量,时刻都在对学生产生着熏陶和感染,激励学生奋发努力,健康成长。应当看到,由于高校连年扩招,大学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换,学生的素质存在差异,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冲击,学风建设承受了严峻的挑战。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要把学风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引导学生胸怀全局,刻苦学习,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国梦。通过开展“青春学习计划”和学风建设先进事迹交流会等形式,努力营造刻苦学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通过举办励志讲坛、学术报告、就业指导、英语角、演讲、辩论赛等,鼓励学生献身科学事业,树立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竞赛,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等课外科技活动,激发学生加强专业实践及创新能力培养的积极性。
二是抓好以树立“课比天大”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教风建设。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德育水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需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要把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聘用、培训的重要内容,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聘和评优奖励的首要依据,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同时,建立专项评优机制,坚持开展评选“良师益友”,“师德标兵”活动,大力表彰敬业育人的先进教师典型,努力营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高尚师德的浓厚氛围。
三是坚持不懈地抓好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强化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去年下半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我省高校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同时也应看到,作风建设不会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员干部在弘扬优良校风上做出表率,见诸行动,就是重要的导向和最有说服力的教育。培育优良校风,切实搞好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抓好党员干部这个重点,发挥好党员干部引领带动作用。
4、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土壤和基础。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应该说,长期以来,我省各高校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具有很好的基础和条件。如西北大学的侯外庐学术讲座自2011年开办以来,已举办了31期,成为传承中华文化、提升校园文化的一个品牌。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要充分利用好我省各高校自身的学科和师资优势,进一步加强统筹谋划和组织协调工作,有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力争培育和打造一批文化精品,努力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从而对师生员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