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从荆棘丛生走向铺满鲜花的道路
发布时间:12-11-28      点击:

1这条从荆棘丛生走向铺满鲜花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演进中的社会主义发展路径
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李奕霏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秉承着“人民利益至上”的理论思考和逻辑起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人民利益观的内涵不断地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其人民利益观的着眼点经历了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重视人民的物质利益、实现共同富裕,再到满足最大多数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演进过程,相应的,人民利益的实现途径也经历了由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动生产关系的改善到经济上实行改革、政治上发展民主,再到深化改革、科学发展的转变;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演进过程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路径及其前进方向。
 
马克思创建了历史唯物主义,确立了“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判断一个政党是否具有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根本标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将实现人民利益作为自身的目标追求和历史使命,党的七大第一次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写进了党章,从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中国共产党政治准则和执政理念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新中国成立后,党的领导人秉承着“人民利益至上”的理论思考和逻辑起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人民利益观的内涵不断地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从而也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路径及其前进方向。
是先国强还是先民富——荆棘丛生中的艰难抉择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由推翻三座大山,转变为实现国强民富。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来自国际和国内的双重困境,要在当时的世情国情下,实现这一人民利益,必须对形势有准确地分析,在国强和民富中寻找利益的平衡点。应该说,国强和民富本身并不矛盾,因为国强是民富的实现保障,民富是国强的题中之义,但在国家一穷二白的前提下,在利益存在阶梯的基础上,鱼和熊掌难以兼得。就先争取国强还是先争取民富这一问题,毛泽东给予了明确的答复,那就是“所谓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人民的当前利益,另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例如抗美援朝,建设重工业。前一种是小仁政,后一种是大仁政。两者必须兼顾,不兼顾是错误的。那末重点放在什么地方呢?重点应当放在大仁政上。”[i],主张“要来一个技术革命,以便在十五年或者更多一点的时间内赶上和超过英国”[ii]。为了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实行了比较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和计划经济体制,并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和高积累、低消费的政策。在“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指导下,毛泽东在全国发动了带有群众运动和大兵团作战性质的“大跃进”运动
建国初期,新中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重大危险,为了在复杂而紧张的国内外环境中迅速站立起来,巩固政权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确比解决人民群众当前的物质福利显得更为重要。实践证明,在这样的人民利益观指导下,我们不仅巩固了社会主义新生政权,而且迅速地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初步工业化成就,为社会主义和人民群众物质利益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本的经济前提。但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但滋生了官僚和腐败,也无法调动起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过分地依赖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忽视经济规律的作用,经济实际上属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的状态。同时,高积累、低消费的政策也对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造成了一定的损害,以至于截至一九七八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显然和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认为的新社会就是“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iii]和列宁强调社会主义“就是如何使全体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iv]有着很大差距。这样贫困的状态不得不引发人们的反思,贫穷究竟是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究竟体现在哪里?
要国强,更要民富——十字路口的重大抉择
邓小平秉承了“人民利益至上”的人民利益观,对中国社会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二十年时间,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发展和提高的状况十分忧心,指出:“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v]在对当时的国情民情进行反复深入地思考后,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最大的利益,根本的利益”。[vi]邓小平的这一论断,表明当时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仍然是实现国强民富,虽然实现国强民富的这一目标没有变,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更强调民富,或者说国强是为了民富,这就使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着眼点从国强过渡到了民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虽然民富并不必然会国强,但民不富,国难以强,建立在人民普遍贫穷基础上的强大只是一种假象,难以长久,只有建立在普遍民富基础上的强大,才是根本性的强大。
如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使人民富裕起来,邓小平大胆地探索了一条有效的实现途径,那就是实行改革开放,并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相继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本质论”、“共同富裕原则”、“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等思想,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视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邓小平从我国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制定和作出了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整套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使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的这段时期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经过改革,我国在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但遗憾的是,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理念指导下,社会的发展必然是不全面和不和谐的,虽然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人不断指出,社会主义的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硬,但不可否认的是改革开放在保障人民群众物质利益的同时,出现了一些只见物不见人的现象,物质不贫乏了,精神却空虚了,以至于有一些“左”的思潮怀疑和否定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企图重新回到过去的老路上。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人们不禁又困惑了:改革开放究竟要不要继续?社会主义要如何发展?
要民富,更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走向铺满鲜花的道路
改革开放使民生取得了巨大的改善,从1978年到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加到13786元,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这些数字证明,改革开放的确使人民富裕了,是“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的,但同时必须要看到,虽然改革开放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以权为本、以物为本、以GDP为本等违背党的宗旨和人民利益的利益观,以及民众对经济利益的片面追求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缺失的现象不容忽视。这些突出的问题表明,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亟待提上日程,它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毋庸置疑,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必须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更是中国共产党实现人民利益的最高目标。虽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终极理想”,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却是指导我们价值观的一面旗帜,让我们知所趋赴、有所追求,从而不断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由于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依然要靠发展,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发展。在总结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要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发展理念决定了发展的道路和模式,同时也决定了发展的结果,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了“十二五”规划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这使我们有信心相信,我国的经济将更加发展,民主将更加健全,科教将更加进步,文化将更加繁荣,社会将更加和谐,人民生活将更加殷实。
四、路漫漫,上下求索——一路上的几点思考
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演进过程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路径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马克思当年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走向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也就是说,人们所要争取的,首先是生存发展基本物质条件,其次才是政治和文化权利。纵观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演进过程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路径,虽然在前进的道路中,每一步都步履蹒跚,但却始终从未脱离过唯物史观的社会发展规律。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中国共产党本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价值取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探求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并着力进行解决,不仅要实现人民群众“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物质利益,也要保障人民群众对“琴棋书画诗酒花”的精神追求,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要正确理解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主要取决于如何理解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要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但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它不但有其具体的适用条件,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完善。如果连恩格斯都坦言:“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vii],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将社会主义的发展路径固定在某种模式里。无论是将马克思主义敬在神坛,从而僵化地理解马恩经典原著中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态度,还是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不能再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的态度,都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因为她懂得在抓住马恩经典著作中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情况下,大胆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以及人民利益的实现途径,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但粉碎了“马路不通”的谣言,坚定了国人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同时,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成功的借鉴。
人民利益的实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和人民群众保持同呼吸共命运的密切联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也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根本途径,如果党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并始终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种方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任何历史时期都能“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是一条铺满鲜花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必会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西北大学建党90周年征文三等奖)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105
[2]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0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22
[4] 列宁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71
[5]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6
[6]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3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0

要闻聚焦

— Highlights
专题专栏— Special 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