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内容摘要:
党的十七大确立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目标,生态问题的根本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生态文明的出发点和归宿,最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以人为本;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
党的十七大确立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标志着我们党重新审视我国的发展道路的问题,即是继续走西方式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还是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新路,变得尤为重要。随着我国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发展,综合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人民的生活水平极大提高,我国正处于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时期。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式还很滞后,资源利用率低,对外依赖度大,给我国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压力,严重制约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对此,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当前中国的实际出发,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等发展理念,为我国破解发展难题,构建生态文明,更好的推进现代化建设,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一.以人为本是构建生态文明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生态文明是相对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而言的,人类社会从文明形态上一次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以及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本质上是人类对于自身发展的一种反思,反思的对象是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在工业文明后,由于人类改造和驾驭自然的能力极大加强,对自然无限制的索取,使人类在享受工业文明的成果的同时也遭受了自然的严厉报复,全球性的自然灾难此起彼伏,人口危机,环境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等严重危害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①
我国在现阶段的发展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形式,经济发展方式滞后,粗放型经济依然占主导地位,资源利用率低,造成污染浪费严重,据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GNP的增长占世界3%,却消耗了占世界40%的原煤。这个重要侧面说明我国经济增长基本上市靠对资源的高投入低产出得来的,而对于如此庞大的资源需求,终究有耗光的一天。对此,我国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新的发展理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生态文明,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的集中体现,马克思认为,生态问题归根结底是利益问题。人与自然的矛盾具体表现在人的利益需求上,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人类根据自身的需要向自然索取资源,自然作为人赖以生存的客体,向人类提供资源,满足人的需求,但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不可能永远如此,那么就意味着人类为了自身发展必须学会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友好的相处,其目的归根到底还是为了人,是以人为本。同时,人本身具有主观能动性,既能保护自然,也能破坏自然,而自然是客体,既不会主动满足人自身需要,也不会主动保护自己,这样人就必须要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既不能藐视自然,把自身看做是自然的主宰,也不能在自然面前消极无为,也就是说,在自然面前,既要尊重自然也要利用自然,把人看做是在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的出发点,也就是构建生态文明的出发点。
人产生于自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而存在。“自然界,就他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② “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③ “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④可以说,人与自然的关系直接制约着人类社会的最终走向。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越来越强,人可以获得越来越多的资源,这也意味着人消耗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的能力越来越强。当今世界,频繁出现的各种危机,无一不是人类过度索取,从而超越了自然承载能力所造成的恶果。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生态脆弱,要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必须避免走西方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直接由工业文明过度到生态文明。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目的就是要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构建生态文明是为了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构建生态文明。在构建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的利益诉求,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同样,构建生态文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客观环境,也是保护人类自身。从这个意义上讲,以人为本是构建生态文明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二.构建生态文明的原则
生态文明建设的立足点是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其核心问题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马克思认为;“人靠自然界来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⑤那么也就是说,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因此,构建生态文明在根本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类的长远利益出发,既要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又要保护生态平衡。
第一,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一切都从人类的利益出发,其最终目的是建立以人为中心,满足人的需求的属人世界。人类中心主义的实质是在承认人作为世界的唯一主体的前提下,把人以外的所有事物都看做是自身的资源。人类中心主义已被物化成保证人具有随意向自然索取的权利的规则。它导致人与自然的直接对立,在获得资源的同时,也造成人类社会出现的各种危机,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那么我们必须我重新建构一种新的人与自然的存在方式,这种存在方式必须能够保证两者和谐发展。事实上,人类自身的利益是人类实践层面的终极价值尺度,但在自然界面前,人类却并非是中心,人类只是复杂的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成员,人的存在始终是要受到自然的制约限制,那么要实现人的利益,就必须要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尊重生态系统及其规律,也就是要放弃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仅仅承认人类在终极价值尺度上的中心性,将人的活动限制在自然生态平衡的范围内,以这种新的存在方式维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此基础上构建生态文明,实现人的发展。
第二,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们构建生态文明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达到保护自然环境,最终实现保护人类自身的目的。但是构建生态文明并不意味着,要停止发展,人作为有生命活动的社会存在物,需要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以维持生命的运动,这是实现人的发展的一个基本的前提,与此同时,人还有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以期得到更高的精神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仅要发展,而且要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构建生态文明的根本目的所在,也表明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构建生态文明必须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的真正拥护,才能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以人为本的人并不是抽象的人,也不是某些人,而是广大人民群众,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使人民共享科学发展的成果。
第三,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生态文明统一性。以人为本是我们党在执政过程中,对忽视人民利益,漠视发展方式,只注重单纯的经济增长的“以物为本”的一种反思。以人为本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种全面发展促使人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兼容并包地、相互协调地得以发展。那么把以人为本上升到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实现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统一,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很显然,人和其他自然存在物一样,都必须依赖于自然界才能存在和发展,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人类也必将面临生存危机;相反的,如果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那么人类将获得整体的解放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必须时刻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绝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我们对于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⑥由此可以看出,并不是人类统治自然界,而是人统治人类自身,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人类的存在和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目的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表明我们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构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生态文明的统一性。
三.落实以人为本 构建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一种更高境界的文明程度,那么它就必然会与现存的伦理道德、制度、价值观相悖。因此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积极构建新的生态伦理道德体系,变革不适合生态文明的制度,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树立新的自然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确立一种兼顾人与自然和谐互补、共同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第一,重新建构生态伦理。旧的生态伦理观是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根据的,人是万物的中心,世界上的存在都是为了人而存在的,其价值只是被人利用,这种典型的人类沙文主义,造成人与自然的对立,使人们丧失了对自然的尊重,利用自然,却不知保护自然,直接导致人类的生存环境恶化。西方生态伦理学家面对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很早就提出了构建新的生态伦理,呼吁改善生态环境,尊重生物的生存权利,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命题。我国的生态伦理学家认为,生态伦理的基本内涵是:不能认为只有人类才能言及“权利”,人直接是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的双重存在,人的生存与自然的生存彼此关联,休戚与共。在价值问题上认为人与自然是关联同一的,人类并非唯一的价值主体,自然界乃价值的源泉之一;自然界对人的生存价值高于其经济资源价值;地球的经济资源价值是有限的,等。⑦因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顺应生态发展的必然趋势,用伙伴关系代替主仆关系,用互补关系代替单向索取关系;放弃那种以人为主体的单向的对象性关系的旧观念,正确处理好保护自然和利用自然,建设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辩证关系,重建现代人与自然界共存共荣以及人与自然共同进化的生态伦理。人类在自身活动中必须遵守作为生态链条中的普通一环所应遵守的生态伦理,履行相应义务。唯有如此,才能在人和自然的双向互动中和谐共处。
第二,发挥制度优势。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生态危机的出现上不是人与自然相处的理念发生偏差,而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偏差,更进一步说就是制度层面上的缺陷所导致的,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性是无限制的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资本家会不计手段的占有控制自然资源,资本主义生产不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是为了追逐经济利益,从来都不会考虑生态成本,这样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仅仅是单纯的物质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仅仅是索取与被索取的关系。从根本上说,在资本主义社会,这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而对于我们来说,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与生态文明的要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运用法律、教育等方式,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用生态理性代替经济理性,经济发展的目的不再是为了追逐利润,而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这种新模式下,人居于相对中心地位,自然是人的家园,人与人、人与自然形成和谐关系,真正实现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统一。⑧
第三,改变人的生活方式。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人必须改变当前的生活方式,告别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建立一种新的、绿色的生活方式。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然而,这种促进消费并非是鼓吹西方式的消费主义,而是要建立一种与生态文明相契合的绿色消费模式。首先,应积极引导人们全面满足自身的需求,尤其是精神和文化方面的需求。人的消费既有物质方面的消费,也有文化方面的消费,应当积极加大文化消费在整个消费活动中的比重。其次是提倡适度消费,反对过度消费,应该使人们意识到消费并非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少越好,使生活质量同商品质量紧密结合,而非同商品数量结合。形成消费的越少,生活质量越高的消费环境。最后,提高全民绿色消费观,使绿色消费的新生活理念深入人心。比如出行市尽量乘公交、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电煤气等等,使人们意识到绿色消费是既造福当代,又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
总之,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崇高责任和人文关怀,给以人为本所揭示的人的全面发展赋予更深层次的意义。构建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7.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72.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24.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26.
⑤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9.
⑥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9.
⑦ 王琪、杨潇慧《“以人为本”的生态文明自觉探微》[J].《前沿》,2009,(10).
⑧ 陈学明《生态文明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