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青年学生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发布时间:12-11-28      点击:


面向青年学生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王海波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摘要]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面向青年学生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必须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贴近学生生活、深入学生实际、解决学生的现实困惑,才能使理论具有说服力和时效性,指导学生的思想和行动。本文通过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的阐释,指出面向青年学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探索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行性路径,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略述拙见。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理解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持久动力,只有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抽象走向具体、由深奥走向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大多数人理解掌握,以通俗、生动、大众化的语言表达出来,才能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化”大众,为大众服务,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其实质内涵有三,一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大众化,就是通过一批专业工作者,把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通俗化为人民大众的理想、信仰、价值追求和语言表达,让大众理解、掌握;二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化大众,即让马克思的精髓成为大众日常生活实践的行动指南和机制判断的标准;三是在大众的实践中不断验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焕发出与时俱进的鲜活而旺盛的生命力。 [2] 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是面向青年学生开展学习、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是青年学生由浅入深地认知、认同、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先导,而理论的系统性、科学性和逻辑性对于实践具有高度的指导作用,又为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可靠保障,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1、理论的抽象转化为理论的具体,是面向青年学生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是其三大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诞生于欧洲,理论的创始者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历史背景和语言范式和当代中国有很大不同,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又经过实践检验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理论,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系统性的特征。邓小平曾说过:“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 [3] 所以,在当代时空境遇下,要使理论能够为青年学生所学习掌握,就必须结合当代青年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根据青年的价值观念、思想成长规律、年龄层次、知识储备等客观存在,把抽象、深奥的理论用具体、通俗的大众化的语言来表达,使理论内容回归生活,体现时代性和民族性,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才能为青年学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基础,有效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2、理论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需要,是面向青年学生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得以持久的保障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为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4] 面向青年学生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使大众化的理论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需要,及时解决学生面临的思想困惑。马克思也曾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反映人民需要和社会诉求的理论体系,理论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 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为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提出了具体要求,为青年学生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又能满足学生主体需要,增强了理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使理论达到“掌握群众,彻底说服人”的目的,赋予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持久的生命力。
3、理论能够正确指导青年学生的行为,是面向青年学生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的
列宁认为,要通过百折不挠的努力,让马克思主义“渗透到大众的意识中去,渗透到他们的习惯中去,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常规中去。” [6] 艾思奇也曾指出,哲学的中国化、现实化的运动,“不是书斋课堂里的运动,不是滥用公式的运动,是要从各部门的抗战动员的经验中吸取哲学的养料,发展哲学的理论。然后才把这发展的哲学理论拿来应用,指示我们的思想行动,我们要根据每一时期的经验,不断地来丰富和发展我们的理论,而不是要把固定了的哲学理论,当作支配一切的死公式。” [7]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是要面向青年学生,使其从思想上认识、学习、理解、接受、掌握、信仰马克思主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肤浅的认知转变为青年学生的信仰,并外化为青年学生的实际行动,从而使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升华理论,达到理论与实践升华后的高度统一,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
二、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1、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不仅能够科学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合理地改造世界,其中,实践性是其本质属性。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又是开放的体系,随着时代的变迁,内容也会不断地更新、发展、补充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在结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与时俱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并使理论内容从小众化向大众化转变。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青年学生所接受,不仅要为其提供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还要为其提供合理的方法和途径,使理论最终用于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所以,面向青年学生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
2、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积蓄力量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栋梁,马克思主义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青年学生相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是成为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合格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前提。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使青年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使理论成为青年分析、处理问题的依据,激发青年的爱国热情,把奉献国家、服务祖国作为自身的奋斗目标,提升专业知识,提高政治素养和政治鉴别力,增强青年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蓬勃发展积蓄力量。
3、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应对当前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需要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目光的关键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8] 青年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渴望知识的积累与技能的获得,理想信念崇高与否,直接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社会发展。经济全球化视域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宣扬的普世价值、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思潮与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流意识形态并存,而高校作为传播知识与增长技能的殿堂,担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优秀青年的责任与义务,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使青年学生透彻掌握“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辩证地看待西方社会思潮,透过现象,看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企图分化、西化我国的险恶用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武装青年学生的头脑,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抢占高校舆论高地,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应对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
三、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探索
1、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主渠道,夯实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这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职业素养,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坚持“针对问题与传授理论相结合、灵活发挥与遵循教材相结合、突出重点与兼顾一般相结合、课堂教学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辅助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9],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青年学生所关心的时政热点、所关注的社会问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不仅要使大学生理解“是什么”,更要掌握“为什么”、“怎么做”,夯实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2、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育人功能,提升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注重公共课与专业课以及学科间知识的交叉、渗透作用,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育人功能。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讲授过程中体现爱国主义的热情、突出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先进性。与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对青年学生具有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其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学生道德认知的引导、道德情感的陶冶和道德行为的提升。这些隐性的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起,共同协助教育主体实现教育目的,在潜移默化中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增强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和运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耳、入脑、入心,提升大学生的理论素养,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3、鼓励青年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等公益实践活动,促进青年学生的知行统一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10] 所以,让青年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习和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是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之路。我们现在在校的大学生以“90后”为主,鼓励他们参加暑期“三下乡”、专业实习、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能为青年学生提供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实践场所,引导他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理论的魅力、磨练自身意志、克服自身弱点,促进青年学生的知行统一,以此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4、打造健康有序的网络文化,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网络以其大容量、宽视角、方便、快捷等特点和优势,成为青年学生学习、交友、娱乐、交往的重要平台。经济全球化引发了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生态全球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企图分化、西化我国之心不死,用其“自由、民主、人权”作诱饵,隐蔽地宣传其所谓的普世价值,这种隐蔽的、具有欺骗性和迷惑性的信息影响青年学生的价值判断,向马克思主义发起了挑战。所以,打造健康有序的网络文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网络文化,引导广大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分析和处理问题,全面、客观、辩证地看待社会矛盾和贪污腐败等社会问题,保证信息的透明和准确,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为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创造良好的虚拟环境。
5、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11] 大学文化是大学发展的灵魂,良好的校园文化是青年学生形成和发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力保障,是培养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助推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坚定学生的政治信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学生奋斗的动力,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青年的言行举止,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校通过学术讲座、广播站、校报、学生社团、建筑景观、宣传板报、校歌校训等方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悟理论、运用理论,在积极、和谐的校园文化中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西北大学庆祝建党90周年征文三等奖)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 卢黎歌.高校德育新探[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44.
[3]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4][5][10][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10、55、92.
[6] 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0:100.
[7] 艾思奇文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87.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10-14.
[9] 卢黎歌.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J].教学与研究,2009.11.
 


要闻聚焦

— Highlights
专题专栏— Special 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