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推动高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作者:王强   来源:《西北大学报》    编辑:张邓斓   发布时间:20-04-13      点击: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根本遵循。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就需要明大德,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守公德,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严私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明大德,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一是坚持正确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性地位,办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做好中国大学的鲜亮底色;就是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引导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面对新冠疫情,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生相约云端,通过网络教学使学生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疫”部署,使学生了解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疫情防控彰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从而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深化理论研究阐释。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就是要立足中国正在做的事情,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野,对中国道路、中国模式进行理论归总和学理阐释,为讲好思政课提供学理支撑;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满足学生的获得感。面对新冠疫情,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笔为枪,积极发声,对疫情防控过程中涌现的英雄模范进行讴歌宣传,对疫情反映出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理性反思,对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大战役积极献言献策,彰显了思政人的责任和担当。

三是通过实践淬炼品格。“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最终要落实到师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之中,为此要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思想和行为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就是要在坚守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新方式,把校内外两个课堂建设好,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面对新冠疫情,1.2万90后、00后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占整个队伍的将近1/3,显然他们已经成为这场战役的主力军,通过负重蝶变而放飞青春的梦想。

二、守公德,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一是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针对学生思想困惑,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面对新冠疫情,我们要将战“疫”中涌现的英雄模范、彰显的英雄精神融入到课程之中,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勇担自己的责任,不辜负党的重托、人民的期望。

二是不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没有任何东西是一成不变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就是要遵循思政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深厚力量。面对疫情,按照“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广大教师把把课架在云端,通过“录播+直播+微信群(QQ群)”积极探索网络教学新方式,同时也倒逼教师利用新媒介推动思政课教学方式改革。

三是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但是,我们在传播理念、技巧、手段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就是要将学术话语、文件话语、教材话语转化为灵动的生活话语,解决“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困境。面对新冠疫情,广大思政工作者,敢于发声、善于发声,以笔为枪,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之中,讲好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故事。

三、严私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必然关注人的全程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为此,要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贯穿在教育教学全过程。

一是扭住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理想信念”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灵魂”,他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就是要“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面对疫情,广大青年冲锋在前、敢担大任,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中国,传递出新时代大学生应该秉持的爱国情怀、理想信念和责任担当。

二是发挥思政课程主渠道作用。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意识形态形态的主战场。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就是要为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种上真善美的种子”,成为大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使学生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对疫情,教育部社科司和人民网联合组织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四位思政课教师结合疫情防疫从历史、现实、理论三个维度为学生上了一堂精彩的思政课,发挥了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三是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就是要在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的同时,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效应,实现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的统一。面对疫情,各个学校、各位教师积极将课程本身和疫情防控结合起来,形成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发力的局面,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注:本文刊载于《西北大学报》第741期

要闻聚焦

— Highlights
专题专栏— Special 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