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初心使命 在擘画蓝图中汲民智汇民力聚民心——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作者:陈中奇 王璐   来源:《西北大学报》    编辑:张邓斓   发布时间:20-12-30      点击: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擘画了我国未来五年以及十五年的发展蓝图。这张蓝图始终贯彻从人民出发的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宏伟蓝图的擘画来自人民

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聚合了十三亿中国人民智慧的《建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1党的奋斗目标源于人民的美好愿景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不竭动力。从建立新中国带领人民“站起来”,到改革开放让人民“富起来”,再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让人民“强起来”的漫长征途,无不体现着人民对未来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回应人民诉求和期盼,《建议》统筹谋划了二0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并就“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主要目标和全面部署,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为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砥砺前行。

2中国智慧来源于人民的所思所盼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谋划发展,最需要的是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在建议稿起草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相结合”,先后组织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党外人士座谈会、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经济社会领域座谈会、科学家座谈会,听取相关领域人士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并且通过互联网向全社会开门问计,深入基层第一线,了解真实情况,吹响了全民投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集结号,为《建议》的完成注入了智慧和力量。

3中国力量来源于人民的生动实践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迈进,从“十三五”规划的完成到向“十四五”规划的进军,我们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持续推进,人民的生动实践是力量之源。人民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的决定力量。在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这将为开启新征程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良好开局提供了多方面的优势和条件。


宏伟蓝图的抒写依靠人民

“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依靠,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胜利。

1、“十三五”收官在即,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胜利在望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成就:预计二0二0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一百万亿元;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粮食年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一万三千亿斤以上;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城镇新增就业超过六千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十三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十亿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全体人民的共同奋斗下迈出了新的一步。因此,全国各族人民要再接再厉,团结一心,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接续奋斗。

2、“十四五”新篇待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吹响号角

在新的伟大征程上,国内外发展环境面临着复杂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有待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亟需解决。十九届五中全会深入分析发展环境,指出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危与机并存。“十四五”时期要统筹“两个大局”,灵活施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办好自己的事。坚持人民是推进发展的主心骨,是发展的根本力量,发展要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汇聚广大人民的磅礴力量,乘风破浪,谱写新的篇章!


宏伟蓝图的绘就回归人民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奋斗都致力于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复兴,努力做到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

1、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和政府的奋斗目标

伟大的蓝图是人民擘画的,也应由人民共享。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新的起点上,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结合,系统性提出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和重大举措,例如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等等。在满足人民群众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满足人民在安全、民生、文化、生态等方面的诉求和期盼,让人民走上幸福之路,建设幸福之家。

2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根本利益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

《建议》强调“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民生工程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人民群众急切想解决的难题,从而“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此,十九届五中全会针对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提出一系列举措:在获得感方面提出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感受发展带来的物质水平的提高;在幸福感方面强调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享受生活的体面和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在安全感方面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让人民的生活没有后顾之忧,具有稳定预期。这一系列举措,最终是为了促进中国人的全面发展和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

3“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作为党的工作好不好的检验标准

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为我国民生工作和社会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和确切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也将成为检验我们党的工作做得好不好的重要标准之一。共同富裕涉及民生的方方面面,是实实在在的作为,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着力解决人民生活生产问题,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成就,让人民群众生活得幸福、安稳和体面。《建议》强调“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从收入到就业,从教育到健康,都做出详细部署,使共同富裕更加具体化,党的工作做的好不好,从这些具体措施落实的扎实不扎实就可以看出。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始终要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汲人民之智,汇人民之力,聚人民之心,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砥砺前行!

注:本文刊载于《西北大学报》第756期

要闻聚焦

— Highlights
专题专栏— Special 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