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 奋斗正当时】系列组稿
凝心聚力谋发展 改革创新促一流
——“十三五”以来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综述
“十三五”期间,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持续深化“放管服”和“一院一策”改革,优化结构布局,改进培养模式,健全质量监督,扩大国际合作,创新体制机制,坚持内涵建设和创新发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优化布局结构,学位授权点和导师队伍建设持续加强
学位授权点建设迈上新台阶。新增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艺术学、法学、管理学门类实现零突破,基本实现博士培养在校内有条件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全覆盖。新增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含专硕类别和领域)。自主撤销1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领域)。对应调整10个工程硕士领域为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现有2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科涵盖除农学、军事学以外的11大门类。
高质量完成50个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中省抽评的6个一级博士点和6个一级硕士点全部合格。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成立跨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着力培育新的学位增长点。
导师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学校现有研究生导师1262人,其中博导692人。45岁以下中青年导师674人,占比53%。具有博士学位者1066人,占比84%。导师数量较“十二五”末增长457人,增幅57%,博导增幅74%。
淡化导师头衔,强化岗位意识、指导能力和培养条件,建立以学院为主体的导师上岗资格审核、招生资格审定和招生指标分配制度。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的“双导师制”。下放导师岗位考核权限,将考核结果与招生资格和招生指标挂钩。严格岗位考核,实行动态管理。
完善导师评价机制,改变单一以科研为导向的导师评价机制。把对研究生的学业指导、学术交流、思想政治教育、学风教育、学术道德教育、学术训练、就业促进以及研究生的评价等纳入到导师评价体系。注重发挥导师团体的作用,鼓励跨学科导师团队联合指导以及校企双导师指导。
加强导师培训工作,实现在岗导师培训全覆盖。落实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出台《西北大学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施细则》,增强导师对学生的学术引领和人生指导。
完善培养体系,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不断深化
招生规模和生源质量实现新跨越。学校影响力显著增强,研究生报考和录取人数快速攀升。2020年博士报考人数1520人,较“十二五”末增涨 110.5%;硕士报考人数17147人,较“十二五”末增涨130.4 %。本科毕业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考生人数逐年攀升,较“十二五”期末增长1518人,增幅127 %。
录取博士359人,较2015年增涨47.1%,博士生源中,“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优源计划”及毕业于高水平大学的比例持续占录取总数的80%以上;录取硕士3690人,较2015年增涨72 %。本科毕业于国内高水平大学或海外知名高校优秀生源占比64.06%。
“十三五”期间,共招收博硕士研究生15463人,授予博硕士学位12267人,较“十二五”期间分别增长4144人和1364人;2020年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首次突破4000人,较“十二五”末增加1660人,增幅69.5%;在校生规模首次突破万人,达10506人,较“十二五”末增涨45.2%。
培养模式改革取得新进展。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学术学位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专业学位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
——对标国内、国际“一流”学科,全面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按照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完成博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制定工作。
——深入推进公共课程改革,全面提升培养质量。推进公共英语课程改革。调整课程教学模块,实施分级分类教学,构建“特色课+选修课+基础课”的公共英语课程模式。对标中央要求,立足学校实际,积极推进研究生思政课改革创新。按照“八个相统一”标准,完善课堂和实践两个教学体系。
——推进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高研究生应用实践能力。在法学、外语等7家单位立项开展以职业资格衔接为核心的试点改革。在经管、城环等8家单位试点开展论文标准及质量评价体系改革。
——建立健全“三听一评”研究生课堂教学反馈机制, 完善质量保障与监督体系。定期汇总课堂反馈数据和问题分析报告,对研究生培养单位的课程设置、课程教学、论文开题答辩等活动进行全过程监督。
——加强研究生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立项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46项,征集研究生教材出版计划12部。开设了一批提高研究生思想品德、人文素养、认知能力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有了新提升。导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研究生导师数达473人,占比37%。
积极吸引外国留学生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十三五”期间来华攻读学位的研究生人数756人,较“十二五”期间增长2.08倍,其中博士生320人,同比增长15倍,硕士436人,同比增长95%。来华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数量逐年递增,“十三五”期间共发表代表论文38篇,其中SCI论文30篇。
搭建和利用各类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拓展研究生海外教育经历和校园国际化教育体验。累计赴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学习研修研究生超过800人,博士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比例超过50%。全英文授课研究生专业达29个。
开展“雅思”“托福”培训,每年培训研究生300人次以上。落实丝绸之路产学研用国际合作精神,以考古学学科为引领试点开展中外双导师合作培养研究生工作,制定出台《西北大学中外双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培养方案》。
服务国家对外战略和专业实践需求,协调国际合作部积极搭建国际组织人才的前期培训平台,参与制定《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新改进。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研究生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研究生的家国情怀、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精神显著增强,总体向上向好的局面稳步形成。校内外互补、专兼职联动的研究生思政课教师队伍、辅导员队伍和管理队伍基本配齐。
持之以恒地开展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每年以入学教育、研究生学术月活动为契机,深入到所有培养单位开展20余场专题教育宣讲。研究生的科研诚信意识持续强化,学术不端行为的预防和惩戒机制更加完善,不敢、不能、不想的制度防线基本形成。
大力开展研究生学术文化活动。积极组织研究生参加各类学术及创新实践系列竞赛、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成功举办五届研究生学术月活动,开展各类学术活动4975场;举办导师讲坛94期、研究生科学大讲堂17期。累计组建120支研究生暑期“三下乡”服务团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生志愿服务活动。
研究生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新突破。搭建研究生通用型智慧教育教学平台。完成研究生教室的轻量级升级改造。改革课堂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推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生管理信息化全面升级。结合学校数据治理和“一表通”建设工作,上线新的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推进研究生业务管理信息化;改革服务模式。充分利用网上办事大厅、自助打印系统和微信小程序等各类网络平台,不断增加网上办理和自助服务事项。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以制度建设促进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强统筹管理,分类指导。新制定、修订30余项培养管理规章制度。持续实施研究生质量提升工程项目,搭建拔尖创新人才项目平台。累计立项429项,资助金额900万元。
2016年以来,研究生在校科研项目参与度超过90%,文科类和理工类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的高水平论文数量分别达到全校总量的40%和71%。获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2篇,数量稳居地方高校首位。参加陕西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展共获奖67项,理工类获奖数量稳居地方高校首位,文科类保持全省领先。连续两年与西安交大、西北工业大学并列蝉联最高奖。联合培养及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先后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空军军医大学、中科院等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287个,选聘671位行业骨干人员兼任校外指导老师。新增3个“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获批总数达11个,位居全省第2。专业硕士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大幅增长,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ATTI)二级通过率上升至25%,国家司法考试通过率上升至74%。研究生参加各类学科及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共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项512项。2018、2019连续两年获得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获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在中省开展的历次学位论文抽检中,被抽检学位论文全部合格,硕士学位论文的良好率保持在85%以上。“十三五期间”,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平均达92.1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校累计培养了36739名博硕士研究生。仅“十三五”期间,共授予博硕士学位12267人,约占70多年培养总人数的三分之一。2020年研究生招生规模首次超过本科生,突破4000大关,在校生规模达10506人,预计到2022年,在校生规模将超过本科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已达发展拐点,即将迈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新阶段。
回眸“十三五”,成绩来之不易。展望“十四五”,未来尤为可期。今年7月,国家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分别对研究生教育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对我们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办好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十四五”期间,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将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精神的引领下,按照“强化统筹、优化结构、持续改革、内涵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全面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加快培养适应党和国家需要的高层次拔尖创新型人才,着力推动研究生教育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