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改革创新,奋力追赶超越
不断谱写西大特色的科技事业发展新篇章
——我校“十三五”以来自然科学研究工作综述
“十三五”以来,学校科研工作秉承“精基础 强应用 育交叉 促转化”十二字方针,围绕“四个面向”,聚焦问题,攻坚克难,着力发挥机制创新与科研创新的“双轮驱动”作用,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各处室的大力支持和全校科研工作者的奋力拼搏下,我校科技工作已提前完成了“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绝大部分指标较“十二五”实现了倍增,推动科学研究进入“高原”形成、“高峰”显现的新阶段,成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与高效引擎。
加强顶层设计,理念引领科研体制机制创新
稳步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成立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高技术转移创新研究院,统筹全校的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工作。深入贯彻中省关于科研管理改革的有关要求,坚持以质量、贡献、价值为导向,落实“陕九条”“陕教十条”,修订、出台《西北大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西北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试行)》等办法,积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激发科研创新活力。
探索重大任务策划机制,调动校内外资源,打破院系、学科壁垒,形成重大项目及成果策划的联动机制。针对国家级项目、国家级平台、国家奖和省部级一等奖,建立精准、详实的科技工作任务“清单”,梳理和细化校内优势学科、团队及教师“清单”,通过统筹规划,促进“两张清单”融合匹配。在国家奖和国家级项目培育、申报与评审阶段,管理部门深度介入,全程参与,同时为院系提供精准服务和全方位支持。
创新科研服务对接机制,以服务沟通引领为核心,在“一院一策”的框架下,建立科研服务对接机制,形成了学校-院系-团队三级科研组织模式,为科研活动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精准服务;结合学科优势和院系特点,建立目标任务协商策划机制,围绕标志性成果培育,统筹校内外资源,协同推进科技创新;设立联络员制度,提升沟通效率,实现科研管理服务工作无缝对接。
创新科研管理模式,建立科技管理“五个三”工作模式,提升科研管理水平。明确学校、院系、团队三方管理责任主体;落实标志性项目、一般项目和其他项目三类目标责任;制定分析问题、推出政策、跟进落实三方面工作流程;确定数据分析、政策研究、前期培育三项工作抓手;设置项目预研、科研奖励、年终津贴三种激励措施。
加强举措落实,目标导向推动科研高质量发展
实施基础研究提升计划,构建“自由探索+前瞻性研究+支撑产业发展”三位一体的基础研究格局,催生重大原创性研究成果。突出问题导向,递进式推出科技创新引领工程、紫藤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博士后支持计划、登峰计划和团队支持计划等;健全基本科研业务支持体系,完善重大重点基础科研项目配套政策,加大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以及师资博士后科学研究项目培育和支持;加强以目标为导向的基础研究,引导教师面向未来,聚焦重大需求,强化对重大科学问题以及战略和前沿导向的前瞻性研究;引导基础研究与产业发展相结合,解决产业领域关键技术问题,为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创新源头供给;赋予团队首席科学家更大自主权,试点实施杰青项目经费“包干制”,构建以领衔专家为引领的科技创新体系。
实施应用研究引导计划,鼓励传统优势特色研究向应用领域延伸,聚焦国家需求和我省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和先导产业开展应用研究;与我省龙头企业建立“四主体一联合”的新型校企研发平台,与地方政府、企业设立地方(企业)科技工作站推动研发活动与企业技术需求紧密对接;围绕军民融合,大力推进军工保密资格认定工作,围绕军民两用重点技术领域方向,与军工企业、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
实施科研平台支撑计划,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政策研判、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发挥领衔专家统筹凝聚和引领作用,坚持围绕领衔专家建团队,围绕团队建基地,依托基地催生重大原创性研究成果;建立“学科+”协同创新机制,在前沿、交叉学科领域,组建一批跨学科的重点科研基地;以国际合作推进基地发展,依托现有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高等学校引智示范基地,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建立国-省-校三级基地分层建设机制,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基地建设梯队;建立基地支持、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基地建设实效。
实施成果转化推进计划,加大成果转化保障与激励力度,探索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让新机制,健全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益分配体系。组建行政管理服务团队、职业经理人团队、理论研究软科学团队三支专业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队伍;构建高技术、地方、军民三大技术转移通道,破解成果转化难题;打造包含研发基地、众创空间、孵化平台、转化基金和成果推广平台的“五位一体”全链条转化模式;设立微种子基金,引进成果转化咨询服务机构;以提质量、促转化为宗旨,探索知识产权改革,推进知识产权贯标,提高知识产权价值,打通知识产权从创造到转化的全过程,构建具有综合性大学特色的校企合作和技术转移新生态。
实施开放交流拓展计划,积极拓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推出“紫藤国际合作计划”,设立紫藤国际实验室,以项目为抓手,支持教师、团队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举办诺奖论坛,开设诺奖短期课程,成立诺奖工作室;支持院系、科研单位主办或承办国内外高层次、高水平的各类学术交流活动;通过组织科学圆桌会、学术沙龙等增强筹划交叉研究项目的能力,通过资源配置推动交叉研究;办好“杨钟健学术讲座”“创新论坛”等品牌活动,不断提升我校的学术影响力。
坚持“四个面向”,实现学校科技事业跨越式发展
面向世界科学前沿,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79项,立项经费4.8亿元,其中,2019年较“十二五”末实现了年度立项数、经费总量翻一番和排名位次“两级跳”;承担自然科学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6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3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28项;2个团队入选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15个团队入选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3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7人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新增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9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基地35个;斩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首届“创新争先奖”、中国专利金奖等国家级奖励。古生物研究团队发现“清江生物群”世界顶级古生物化石宝库,引起国际古生物学界广泛关注和巨大反响;陕南寒武系底部冠状皱囊虫的发现,揭示了包括人类在内的后口动物的起源和演化;大陆构造与动力学研究团队重建东西构造拼合演化精细过程,恢复了南北构造带早期基础和中新生代形成历史;地球化学研究团队拓展了地幔地球化学新领域,为揭秘华北克拉通的破坏提供了关键证据;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合作,解决了如何在中国最软的地基上建设最重载铁路的科学和技术难题,获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菲迪克奖。
面向经济主战场,与地方(企业)共建9个科技工作站,孵化建设3所教育厅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与延长石油集团、陕西功能食品工程中心有限公司共建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新型校企研发平台;与数十家企事业单位签订科研合作协议,组织和参与产学研合作对接百余次,参与科技成果推介活动六十余次。“十三五”以来,共完成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一千余项,技术交易额3.5亿元,其中,与巨子生物达成2亿元的专利转让意向,首批1000万元转化已经实施。学校获批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四主体一联合”校企合作模式入选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百佳案例》,相关成果与经验得到多家主流媒体的连续报道。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为指引,依托国内唯一的CCUS领域国家级平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支撑机构—“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联合国内外相关领域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集聚全学科布局、全链条技术储备、现场工程经验优势,将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生态保护三者有机融合,共建CCUS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服务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需求,为国家实现2030年碳排放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提供技术支撑。设施项目横跨学校9个院系,为学校重大项目策划提供了新思路,开启了我校学科交叉融合新篇章。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与西安巨子生物合作,在世界上首次成功研发并产业化了类人胶原蛋白,系列产品终端销售额累计近百亿;与佰美基因联合获批国家微检测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家三大基因检测工程技术中心之一;在新冠肺炎疫情开始时率先在陕研发出核酸检测试剂盒,启动陕西高校第一个新冠病毒防治紧急科研专项,设计多方位全链条项目26项,涵盖溯源、检测、预防、临床及辅助治疗、预后跟踪、心理干预、大数据分析等,围绕新冠肺炎相关问题开展科技攻关。
回首“十三五”,科技工作向全校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面向“十四五”,科研人将继续聚焦“四个面向”,坚持守正创新,探索资源约束条件下的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路径,以更开阔的视野,更科学的方法,更有效的举措推动学校科技事业再上新台阶。(语音播报/张雅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