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学分会2021年会暨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与法治保障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作者:法学院   编辑:魏梦鸽   发布时间:21-11-16      点击:

11月13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学分会2021年会暨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与法治保障研讨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主会场设在我校长安校区。

本次会议以“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与法治保障”为主题,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学分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办,我校法学院承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0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行政机关、环保组织、律所等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实务人员等500余人线上参加会议。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振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马爱民,NRDC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洁清,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环境法学分会主任委员王灿发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法学院负责人主持。

吴振磊指出,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作出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我校积极整合校内资源,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在基础理论、工程技术和法律政策管理等方面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打造西部地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研究团队,服务国家、地方绿色低碳发展需求,积极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优势,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他表示,此次研讨会的举办,正是汇聚全国法学领域专家学者的智慧,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对加快气候变化立法,用法治力量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马爱民提出,要通过法治力量助力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愿景,在气候变化领域应落实依法治国方针,促进环境法治进程发展,加快各领域立法的交流互鉴。

张洁清介绍了自然资源保护协会的实践与发展情况。她认为,实现碳中和不仅需要改变,更需要一场能源革命,需要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彻底变革。她指出,应当加强法律法规之间的衔接和协调,以适应碳达峰碳中和的实践发展需求。

王灿发提出应构建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法治保障机制,以实际行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主旨发言环节由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王灿发教授主持。北京大学法学院汪劲教授分享了中国环境法典框架体系的构建和创新的内容,主要谈及环境法典编纂的必要性,编纂环境法典存在的问题和环境法典的基本定位等问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田丹宇进行了中外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比较研究的系统述评,支持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工作。我校地质学系马劲风教授以技术为切入点,运用专业视角阐述了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环境风险与安全监管体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李艳芳教授作为评议人,肯定了三位报告人的研究成果,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与法律”与“气候变化背景下环境法的新发展”两个分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度交流,并结合各类主题着重提出了可行性解决方案。

会议闭幕式上举行了第七届“励青环境法学奖”颁奖典礼。罗丽教授宣读了第七届“励青环境法学奖”决定,王灿发教授在线为十位获奖者颁奖,并向资助本届励青奖的池州江东港埠有限公司宛少斌先生颁发捐赠证书。

会场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振磊致辞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马爱民讲话

NRDC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洁清讲话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环境法学分会主任委员王灿发教授讲话

与会人员

要闻聚焦

— Highlights
专题专栏— Special 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