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通知,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我校考古学、地质学成功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地质学顺利通过首轮周期总结评估后再次入选,考古学成为陕西省属高校唯一新增建设学科,学校“双一流”建设圆满实现“保一争二”预期目标。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引领性和标志性工程,对于提高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根据首轮监测数据和成效评价,三部委依据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十四五”期间国家战略急需领域,按照“总体稳定,优化调整”的原则,经过“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研究,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为基础、以比选为手段,确定了新一轮建设高校及学科范围。公布的名单共有建设高校147所,建设学科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布局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
首轮建设周期,学校全面贯彻落实中省有关“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精神与政策导向,深入实施“六大战略”,树立“回归常识、抓住本质、尊重规律、注重长远”治校理念,深化校院两级体制改革,形成“目标牵引、问题导向、统筹管理、分类指导、一院一策”的改革思路,积极打造一流学科建设“特区”,全力支持地质学率先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重点培育考古学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系统推进各项建设与改革任务,学科与学校整体建设水平显著提升。中亚考古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撰文肯定、亲切接见和鼓励问候。学校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产生了“清江生物群”重大发现、大月氏考古发现等重大原始创新成果,新增高层次人才数超过“十一五”“十二五”之和,位列全国省属高校首位。
新一轮建设周期,我校将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重点发力,持续深化改革,强化办学特色,坚持走内涵式、差异化发展道路,在解决中国问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积极探索“双一流”建设新模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西北大学考古学科肇始于1938年对张骞墓的调查、发掘与修缮,新中国成立后,于1956年设置全国第二个考古学专业。65年来,代代西大考古学人始终以重建古史、重树民族自信为初心和使命,主动肩负建设西北之重任,坚持“立足长安、面向西域、周秦汉唐、丝绸之路”的学科定位,在国内率先构建了文化遗产价值认知、保护与传承“三位一体”的学科体系,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有力支撑了我国文博行业的发展。多年来,西北大学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在中华文明起源、丝绸之路考古、文物保护、大遗址保护管理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9年起,西北大学在中亚地区持续开展的考古工作,为揭示丝绸之路古代历史文化风貌、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做出了重要努力。
2016年以来,中亚考古队先后4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的肯定、接见与问候,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陕西省表彰重大先进典型的最高荣誉“三秦楷模”称号。考古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考古学、文物保护技术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入选考古学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育引国家级和省部级高层次人才20人次。先后获批“111”引智基地以及科技部“中国一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与意大利萨兰托大学合作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成立“安莱学院”。
西北大学地质学科创建于1939年,其所在地质学系是中国建系较早、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大学地质学系之一,迄今已从地质学科毕业生中走出了8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培养出10000余名地学英才,被誉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中国石油战线的黄埔军校”。
地质学科理工并重、特色鲜明,是国家立项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17年9月以国家评审认定方式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地质学科依托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构造地质学和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二级学科为重点,融合矿物-岩石-矿床学、地球化学、第四纪地质学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相关领域,形成3个核心学科方向:大陆地质、大陆构造与地球早期演化,早期生命与环境,盆山系统及其资源环境效应。2016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3个本科专业全部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新增中科院院士2人,新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26人次,获批国家创新研究群体1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项目22项,以第一单位在Nature和Science发表论文3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批“111”引智基地和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