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大事记(一)
2006年4月17日至19日,我校第十一次党代会隆重召开。会议提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全面实现学校‘十一五’事业发展目标任务”的工作方针,确定了“十一五”期间学校加快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创建步伐的主要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西北大学第十一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5年多来,校党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团结带领全校各级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和师生员工,抓住机遇,深化改革,较好地完成了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任务,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为了以优异成绩迎接我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召开,我们将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的重大事件和主要成绩摘录如下。
2006年 5月5日,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我校舒德干教授等人在早期运动起源研究上的又一突破性成果——《中国在寒武世的文德生物及地球早期双胚层动物的演化》学术论文。
2006年 5月26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陈德铭在副省长朱静芝的陪同下,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在长安校区召开现场办公会议,解决我校事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听取了学校工作汇报后,陈省长表示,“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将给予我校3亿元“211工程”建设经费,并继续给予政策倾斜,支持我校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步伐。
2006年5月31日至6月1日,以南京大学原校长蒋树声教授为组长的专家组对我校“十五”“211工程”进行了评审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十五”期间,我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等均取得了长足发展,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地完成了“十五”建设任务,产生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学校办学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为创建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6年6月,校党委被中共陕西省委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校内3个基层党组织、10名优秀党员和5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受到省委教育工委表彰。学校获 “全省理论学习先进单位”表彰。
2006年,我校《政治经济学》《数据结构》《岩浆岩石学》3门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行列;“地球科学专业发展战略研究”等5个教改项目获准教育部立项;《中国历史新编》等31部教材入选“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选题计划。
2006年,我校唐宗薰教授荣获第二届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张兴亮教授荣获第十届霍英东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张国伟、何炼成、耿国华、唐宗薰、胡正海教授荣获陕西省“教学名师”称号;惠泱河、刘池阳、王尧宇、崔雅丽、任战利5位教授入选“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同年化学工程与工艺等3个专业入选“陕西省普通高校名牌专业。
2006年,我校地质学、化学人才培养基地获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
2006年11月,以张国伟院士为首席科学家主持承担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十一五”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南方(中上扬子)大陆构造与海相油气前景”研究项目签约并正式启动实施,获得资助经费1.5亿元。
2006年,我校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实验室正式进入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行列;国家微检测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顺利通过科技部现场验收;文博学院获准国家文物局砖石质文物保护重点研究基地;中东研究所、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等4个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2006年9月4日,省委副书记、省教工委书记王侠来校看望了史启祯教授和彭树智教授。省上领导对我校所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
2006年9月,中央贯彻落实16号文件精神督查组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对我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工作给予肯定,尤其是对我校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2006年,我校“计量置换理论及验证”“青藏高原构造特征、盆地演化和油气远景评价”两项成果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2005年度一等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观》《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和《中国史前城址与文明起源研究》三部专著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舒德干教授等又在《科学》杂志发表一篇高水平论文,提出动物起源及早期演化新谱系图。
2006年,我校国与8所国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成功举办8项国际学术会议;韩国驻华大使金夏中、加拿大前外交部长埃克斯沃西、诺贝尔奖得主大卫·格罗斯教授、欧洲地质科学协会主席霍夫曼教授等国际知名学者或政要来校开展交流活动;长期留学生规模较上年翻了一番,国别来源增至22个,学历教育比例有较大提高。
2007年9月27日,省委书记赵乐际在省委副书记王侠和副省长朱静芝的陪同下,专程来我校调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落实情况和后勤保障工作,听取学校工作汇报。
2007年,地质学系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李浩教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刘池阳教授荣获陕西省劳动模范称号,耿国华教授被评为陕西省优秀教师,赖绍聪、白永秀、赵桂仿等3位教授荣获陕西省“教学名师”称号。张兴亮教授荣获“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2007年,张炜教授的《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十个认识误区》等四项成果获陕西省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白晋涛教授主持的“高功率激光二极管阵列侧面泵浦的全固态脉冲绿光激光器”、李华教授主持的“过程分析新方法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等两项成果获2006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07年,罗晓容、王震亮、陈荷立等三位教授的“泥岩异常压力的动力学研究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获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07年,全固态激光及应用、微检测系统、生物材料与发酵等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准陕西省“13115”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立项建设。
2007年5月16日,省委副书记、省长袁纯清出席了我校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面合作协议签字仪式,省委常委郭永平、副省长吴登昌也出席了签字仪式。
2007年,我校在新一轮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与增补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地质学”被批准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专门史”、“植物学”、“矿产普查与勘探”被批准为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科学技术史”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培养学科。
2007年,我校校园文化活动异彩纷呈。《映日荷花别样红——校园文化品牌活动“黑美人”艺术节》荣获教育部2007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这是此次评奖中在陕高校获得的最高奖励。本科生张忠华自编自拍的DV短片《火箭鹌鹑》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本届电影节特别设立的“国际学生短片展评”的“最佳创意奖”,是在本届国际电影节上唯一获奖的中国学生。同慧影视工作室DV作品《紫陀螺》获得团中央第九届 “五个一工程”优秀文化作品奖。在2007年6月举办的首届陕西省大学生戏剧节中,我校获奖数量居全省首位。
2007年10月8日,西北大学城固办学旧址纪念碑落成典礼在城固县考院实验小学举行。
2007年,我校新增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新增8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我校在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一。
2007年,《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史前考古学》2门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大学文科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平面设计技术——CorelDRAW与Photoshop》2部教材入选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书目。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计划,地质学、化学、经济学、文物保护技术等4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史启祯教授带领的“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基础课”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白永秀教授负责的“理论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入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地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进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行列。
2007年,大陆动力学实验室顺利通过科技部验收,正式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行列。合成与天然功能分子化学实验室正式进入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行列。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实验室获准2007年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我校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并达成了共同组建“中国特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的意向。“陕西文化产业研究院”正式挂牌组建。
2007年,我校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热潮,十七大代表、校党委书记张炜向师生员工传达十七大精神,校党委对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迅速作出全面部署,学校举办了全校处级干部和各院(系)党总支副书记、辅导员及学生党员学习十七大精神培训班,组成教授宣讲团,深入到各院(系)和学生中宣讲十七大精神,十七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扎实推进,全校上下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谋划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