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会系列报道之十三:科技创新能力稳步增强 服务地方经济水平显著提高—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科研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11-12-16      点击:

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我校科研工作树立科技兴校的指导思想,坚持科研创新战略,强化基础研究,加强应用开发,推动成果转化,规范科技管理,促进科学研究、科技产业的协调发展,学校科研综合实力稳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为国家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显著提升,科研工作硕果累累,亮点纷呈。

(一)科学规划绘蓝图   科技创新促发展

    在新世纪首次召开的国家科技大会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为今后科研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学校明确提出了科技工作要加快学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围绕优势学科进一步凝练科研方向,组织形成一批科技创新团队和创新群体,承担重大项目,争取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并形成引领力,形成具有较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这成为学校科研工作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种现实追求。

为认真贯彻落实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科技发展战略,学校多次召开科技工作会议,基于对国家和陕西省科技发展战略需求、发展机遇等外部发展环境和内在条件、矛盾、不足的深入分析,确立了突出特色,强化优势,扶优立新、整体推进的科研工作方针,并进而凝炼出顶天立地做科研的科技工作理念。顶天就是要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立地就是要面向国家国防战略需求,加强产学研有机结合、解决国家行业发展技术问题。至此,未来一段时期我校科技工作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按照顶天立地这一理念,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着眼点和立足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使学校科研综合实力稳步提高,科研竞争力不断提升,为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强化基础研究,注重源头创新。国家重大科研课题的承担,既是对学科综合实力的检验,也是高水平科学研究能力的体现,更是重大成果形成的重要途径。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学校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着眼点和立足点,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一手抓基础科学研究,一手抓关键技术突破,紧盯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不断加强科研基础研究能力培养,整合资源,不断拓展研究领域,积极策划重大、重点项目,带动学校整体科研能力的跨越提升,形成了较强的原始创新引领能力。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不断攀升、国家级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的立项为标志,我校的基础研究工作实现跨越了发展。我校第一次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首次实现了这两类国家高层次项目零的突破;继1996年我校获得第一个杰青之后,2009年再次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项;近20年来再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

    2.打造创新平台,提升科研能力。重点科研基地建设是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依托,是整合研究资源,聚集、造就一流学术带头人,培养高水平研究群体,同时也是取得重大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围绕国家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目标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2006年以来,我校在优势学科中加快重点科研基地建设步伐,组建了光电技术与功能材料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2个基础研究、多学科交叉的各级各类科技创新研究基地,科研基地遵循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为高水平科学研究凝聚了学术资源,搭建了良好的创新平台。

    3.促进学科交叉,加强协同创新。21世纪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呈现出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的明显特点,针对以前学校科研工作中单干多、合作少,缠住地方课题的多、瞄准国家课题的少,选题分散、缺乏群体优势的状况,学校从管理上入手,在加强科研组织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强化组织策划科研的能力,推进跨学科研究;充分发挥不同学科的优势,集成原有基础,强调学科交叉,以项目为纽带,人员自由组合为基础,建立和强化较为稳定的跨学科研究群体,团队协同作战,构建国家层面的研究群体,培育一批重大科研项目。200611月,我校主持承担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十一五重大前瞻性基础研究项目——“中国南方中上扬子大陆构造与海相油气前景项目,该项目组织了中科院地质所等18家高校和研究机构参与,项目总投资达1.5亿元,参加的知名学者、教授达150多人,是目前我国特大型企业结合自身发展需要,设立重大项目支持基础型研究的第一个重大项目。

    4.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综合国力。因此,高校必须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知识产业化和产业知识化,必须重视科技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以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西部地区的地方高校更是责无旁贷。我校整合各种科技资源与科技力量,积极与地方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建设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为目标的面向产业的科技创新平台。同时,积极走向社会,走向企业,依托各种社会资源,联办科研机构和科技创新基地,形成学科企业良性互动、互补、双赢的发展机制。

    5.创新管理制度,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合理运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有力的推动了我校科研工作的快步前进。伴随着科研工作的快速发展,学校适时进行各项科研管理政策完善与调整,基本保证了科研工作的良性发展。近年来,针对学校科研工作发展需要,先后对学校的科研管理文件制度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修订和增补。同时,为了鼓励和激励广大教师积极从事科学研究,结合岗位聘任和考核工作,对教师的科研成果等提出了具体的量化要求。各项管理措施的实施,调动了教师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科研工作的快速发展。

(二)科研强校显成效   透过数字看发展

    1.科研总量不断攀升,重大项目显著增加。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年科研经费从2006年的9000万增长到2011年的近2亿元,科研总经费达5.9 亿元,比十五增长22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率不断提升,获准236项,比十五增长148.4%。五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级项目380项,经费8150万元,比十五增长233.9%,这充分表明我校学科优势与特色正在进一步集成与优化,承担重点、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正在逐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2.科技产出快速增长,成果水平明显提升。五年来,共获得各级政府科技奖励94项,其中,部级一等奖以上奖励12项;三大索引收录的论文稳步提升,在naturescience发表论文3篇。其中,以第一署名单位再次在《NATURE》上发表论文,首次揭示了原口动物亚界中最令学术界困惑的起源谜团,引起科学界的高度关注。

    3.重点科研基地发展迅速,平台依托作用日益凸显。五年来,新增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基地12个(占全校科研平台总数的一半),基本上构筑起了推动学校重点学科快速发展的科研基础平台,为学校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知识创新能力的增强提供了有力保证。更为重要的是,近五年学校承担的重大重点项目几乎90%均依托于这些科研创新平台。

    4.技术转移领域不断拓展,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紧密结合国家和区域发展需要,积极投入西部强省建设,努力探索产学研合作新途径。以我校为依托单位,联合政府部门、国企、科研院所成立了陕西能源化工研究院。先后与中石化、中油测井、西南大学、宝鸡市等一批政府、行业骨干研究所和大型国企联合签订了全面合作和战略联盟协议,推出了一批高科技产业项目,部分成果实现了技术转让。其中中药1类新药-秦龙苦素Ⅲ期临床试验及相关研究以及5类新药黄姜素6180万元成功转让,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回顾过去,我们倍感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我校的科研工作实现了较大的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为进一步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校的科研工作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长风破浪会有时,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坚信,在学校第十二届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校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我校未来的科技工作将会再造佳绩,再创辉煌。

要闻聚焦

— Highlights
专题专栏— Special 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