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福:人生幸得遇名师
作者:张宏福   来源:西北大学报    编辑:熊晓芬   发布时间:20-09-23      点击: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也吹进了位于秦岭腹地的山阳县。这一年,我有幸成为山阳县中学恢复全县统考后的第一届学生,在此开始了3年紧张而又充实的高中生活,度过了令我终生难忘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

我出生在离县城很远的一个小山村。故乡虽然山水优美,百姓善良纯朴,但交通却极其闭塞。考上县中就意味着要离开故土和儿时的玩伴,这对一个从未出过远门的16岁少年来说,心中虽有无限的憧憬和喜悦,同时也多出几分踟蹰与彷徨。记得1978年的秋天,我到学校报到,就是搭乘拉货的大卡车,坐在毫无遮挡的车顶货物上,沿着法官镇到县城的崎岖公路,翻越秦岭鹘岭,一路颠簸了8个小时才到。

山阳县中学坐落于县城东约3公里处的一个黄土岭上。学校虽地处偏僻,却聚集有从全县各中学抽调上来的最优秀的师资队伍——教师中有不少人是因时代原因,辗转离乡而落脚于秦岭大山深处。他们所教授的内容涵盖语、数、外、物、化、生等多个科目,李基山老师就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数学老师。这些老师为我们打开了通向外面世界的窗子,让我这个山里娃眼界顿时开阔了不少。此时的我,突然意识到这个世界并不像自己过往想象的那么狭小。于是我开始向往山外面的世界,萌发了要走出秦岭、走向世界的梦想。

山阳县中学在我们这一届共招收6个班,其中4个班为两年制,2个班为三年制的预科班。我当时被分配到两年制的一班。进校后不久,我就知晓学校有一位高大帅气的李老师,在数学教学方面经验丰富。不过头两年,李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班带过课。所以除日常见面外,当时我和李老师并不是很熟悉。

真正认识李老师,是在我高三的时候,李老师担任我们班的班主任。1980年完成两年高中学习后,我参加了高考,虽然考上了商洛师专,也参加了体检,但不知究竟是何原因,一直未收到录取通知书。

当年秋天,商洛师专都开学一个月了,我还在傻等录取通知书。我妈提醒我:“娃呀,恐怕是没戏了,要不咱再补习一年?”我想想也是,就带着铺盖直奔山阳县中学。刚进校门,我迎面碰到校长苏毅老师,他是一位睿智的长者。苏校长当时就叫住我,用他标准的当地方言问:“干啥呢?”“来补习。”“都开学一个月了,走、走、走!”我当时可真是傻到家了,就准备往回走呀。就在此时,苏校长又说话了:“回来、回来,你是谁?”“我是张宏福,考上商洛师专未接到录取通知,想来补习。”苏校长连说了两遍:“快去、快去,李基山班的、李基山班的。”

就这样,命运又一次垂青了我。我进入李老师任教的班级。

在经历了第一次高考失利的挫折后,我更加珍惜高三复读那年难得的学习机会。此后,我不断提醒自己要刻苦努力。1981年,在恩师李基山等多位任课老师勤勤恳恳的付出和因材施教的有效辅导下,我终于实现了翻越秦岭的梦想,如愿以偿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西北大学。当时,我是西北大学地质学系1981级地质班20个学生中,第一个被录取的,也是惟一一个以地质学专业为第一志愿录取的。

时隔多年我仍清楚地记得,当我面对填报高考志愿茫然不知所措时,正是李老师在准确分析后,帮我做出了选择。

我们在校时,李老师时时操心着我们的学业;我们毕业离校了,李老师依然关注着我们的成长和生活,诸如购买山阳—法官、山阳—西安大巴车车票这等琐碎的事情,老师都乐意帮忙。记得我读研究生期间,当时交通还不太方便,往返于西安和老家之间的公交车班次较少,经常买不到票。我曾多次请李老师帮我买车票。1986年夏天,李老师帮我买好车票,还请我到他家吃饭,我吃到了师母朱耀兰老师亲手包的大肉饺子。秦岭地区历来有“迎客饺子送客面”之说,现在想起来真是回味无穷。

大学毕业后,我考上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就读于岩石学专业,1994年去英国伦敦大学攻读地球化学博士学位。1998年博士毕业后,我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从事华北克拉通破坏研究,2016年再次回到西北大学。30多年,我一直没有离开过地质行业,而我始终记得,这条学术之路,正是恩师给我指引了方向。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再回首已过40载。从翻越秦岭到跨过黄河,再到后来出国留洋和回国服务,期间几经风雨,我时刻不忘初心,山阳县中学的朴实精神指导着我,老师们的务实作风激励着我,让我牢记自己服务国家的历史使命。

如今,我很欣慰地告诉自己,也告诉那些曾对我寄予厚望的前辈:我一直在完成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升华的道路上踏实地前行着,纵有万分艰辛,也不曾有过一刻的后悔与犹疑;在承前启后的科研教育事业上,我始终以自己的老师们为榜样,尽力做到认真负责、孜孜不倦,不敢有一丝马虎与懈怠。2017年,我荣幸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我看来,这份荣誉是对过往努力的肯定,更是对今后工作的鼓舞和激励。

2018年10月19日,我参加了国家六部委共同举办的“科学与中国”院士巡讲进校园活动,那是毕业后时隔多年再次回到陕西省山阳中学,并为2600名中学生作科普报告,受到了明星般的热烈欢迎。会议间隙,我再次见到了当年的任课教师和同班同学,真是倍感亲切!

再次回到母校,我感慨万千。改革开放40多年,国家在变,故乡在变。陕西省山阳中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时代的拼搏中焕发出全新的骄人气息。然而,她那“博爱、弘毅、笃学、树人”的校训精神却传承至今,历久弥新,并将继续熏陶和激励着未来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们不断前行。

回忆往昔,始终难忘的是曾经悉心栽培过我的老师们,他们的言传身教对我年少时期个人品性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我人生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对我现今指导培养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第36个教师节之际,我衷心地祝愿李老师健康快乐!祝愿当年的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家庭幸福!愿陕西省山阳中学的明天更加美好!

(本文刊载于《西北大学报》第749期)

要闻聚焦

— Highlights
专题专栏— Special 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