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中庸”
作者:杨书玲   来源:西北大学报    编辑:熊晓芬   发布时间:20-09-24      点击:

一提起“中庸”两字,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以“嗤之以鼻”的姿态进行藐视甚至是敌视。因为在他们的认识和理解之中,“中庸”意味着一个人是圆滑世故的“伪君子”,是处处逢迎、时时讨好别人的“老好人”,是没有坚定立场的“墙头草”……在这些贬义词语的强势捆绑、裹挟之下,“中庸”似乎深陷泥潭,于困境中,手无缚鸡之力地呐喊着,这真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极大误解。

中庸,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有几千年的深厚文化积淀,还受历来知识分子的青睐、推崇,被视为一种智慧代代相传。“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这是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晚年时写下的一副自勉联,将中庸之道的实现作为其最高的精神境界追求。由此可见,中庸并不是如寻常人所理解的那般“不堪”,恰恰相反,中庸具有深邃的内涵,而中庸之智慧,是我们理应学习、传承的一种优秀文化。

“中”有多种含义,但最常见的是取其中正、中道之意。如《论语·尧曰》中,尧就对舜说“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意思就是,上天的大命已经落在你身上了,诚实的执持中正吧。“庸”有用之意(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不变、经常之意(不易之谓庸)、平常、普通(庸,平常也)这三重含义。北宋二程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简单地说,中庸的意思就是指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是一种于动态中所实现的平衡、均衡状态。中庸作为一种智慧,不仅仅是自我修养、待人处事的方法原则,还贯穿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伦理道德等方方面面。

在《论语·雍也》中,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浮夸,文、质配合的恰当才算是君子。这里的“恰当”实则是指向中庸,指一个人要文质兼备且搭配适当,无所偏倚才好。《孟子》一书中有“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其意是说执中却没有权变,就等于执着一端。所以厌恶执着一端的原因,是因为这样做有害于道,举起一端而废弃了百般了。中庸并不是意味着固守不变,而是原则性(权)和灵活性(变)的结合,指导人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处理事情。在《中庸》第二十章记载了哀公问政一事,孔子提出了治理国家的九条原则,实际上是说执政者应当遵循中庸之道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孔子认为君子总是按中庸行事,小人总是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按照中庸行事,是因为君子总能因时制宜按照当时情况做到执中守正,无过无不及。小人违背中庸则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好走极端。在古代,君子是指向品德高尚之人,中庸作为君子行事的重要方法原则,体现的是君子的智慧。

由此可见,中庸之意并不是常人眼中所谓的“和稀泥”、折中主义,更不是圆滑世故的代名词和背锅者。在优秀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受种种因素的影响,一些文化知识往往会被误解甚至是曲解成另一种相去甚远乃至相背离的含义,原意之肯实真切,似乎只有少数人才可以真正领悟其精华深邃之处。而我们能做的,大概就是学会辨析,不随波逐流,于澄清之中了解其真实含义吧。

(本文刊载于《西北大学报》第749期)

要闻聚焦

— Highlights
专题专栏— Special 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