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花香飘神州丨紫藤园与《紫藤园夜话》
作者:杨德生   编辑:熊晓芬 李世宽   发布时间:22-10-08      点击:

1980年,在郭琦校长的大力倡导与推动下,西北大学修建了紫藤园、木香园、喷水池、中心草坪等景观,美化了校园环境,为建设园林式校园开了个好头。从那时起,“紫藤园”以及由此生发衍变的相关词语,在西大师生和校友中成为一个高频使用、寓意独特的热词。比如:联系校友的网站名为“紫藤缘”;海外校友建起了“紫藤歌声合唱团”;回忆自己大学春秋的文章,题目就叫《紫藤花语春归来》;学校宣传部将校外媒体报道西大的文章汇集命名为《紫藤花香飘神州》;《西北大学报》开设了“紫藤园夜话”专栏;西大出版社接连出版了三辑《紫藤园夜话》;就连长安校区新修的两处园林也分别取名紫藤新园、木香新园。

关于紫藤园,大型丛书之一《漫游中国大学·西北大学》,在《紫藤花开》一文中作了浓墨重彩的描述:紫藤园离教学七号楼不远,正对着物理楼。紫藤花开的时候,走过的人都会禁不住深吸一口气:“真香!”紫藤园是由悠长的回廊围出的一处小小的庭院。石质的廊柱和拱梁实际上就是巨大的花棚。倚着石柱,紫藤粗壮遒劲的枝干紧紧纠结,如盘龙一般攀援而上;繁茂的枝叶缠缠绕绕、层层叠叠地铺满了整个花架,又悬垂下来,将回廊遮蔽得严严实实。踏入回廊,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心目为之清凉,精神也因之怡爽。暮春时节,紫藤新发的嫩叶里垂下一串小花,淡紫的颜色清新可人,配上浅褐色的虬曲的枝干,就是入诗入画的好题材,李白有诗:“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香风自然招来蜂蝶,在花间嘤嗡,牵扯着众人的目光。回廊围住的小园内,翠竹扶疏,绿音婆娑,连低低的灌木都修剪得轻巧爽洁。紫藤园是一处风景,风景中还有另一处风景,园中央有一座假山……在假山前还矗立着一尊西装革履的铜质坐像。坐像纪念的是一级教授、物理学家、教育家岳劼恒老校长。

一位在西大读书七年执教一生的教授写道:“夏日的紫藤园,绿荫掩映,藏着清凉。夜幕降临后,邀二三校友,聚坐园中回廊,啜茗聊天,以消长夏。当此时也,月影斑离,紫藤泛香,廊中数人,一身的轻松,精神浸沉于款款夜话中,暑热尘俗一概俱忘,都成了林下的神仙,视卡拉OK的扰闹为何如哉!”

由《环球地理》杂志编辑部出版的名为《中国最美高校》的一本画册,在描述包括西大在内的50所中国最美高校的动人风景时,也对我校的紫藤园作了一番绘声绘色的描述:“……穿越历史的积累,最能感受自然之风的是紫藤园和木香园。这两个园子都有着蜿蜒曲折的长廊,顶部浓密的花藤相互缠绕,长长的藤条铺盖下来,到夏天开出紫的、白的鲜花,像西大的女生,毫不矫揉造作,举手投足间,散发出温柔典雅的美。园子环绕的中心,还种有各种花草以及小灌木,春华秋实,蝶舞鸟鸣,兼有学生琅琅的读书声,恬静里彰显和谐。”这本《环球地理》杂志是由地处重庆的西南大学主办的,远在千里之外的校外人士,居然对西大的紫藤园有如此细致的观察和由衷的赞美,着实令人感动。

在西大人的心目中,紫藤园既是一处美丽的景点,也是一个精神的家园;既是让人流连忘返的自然景观,更是富有诗意的西大象征。1993年,《西北大学报》开设了一个名为“紫藤园夜话”(以下简称“夜话”)的专栏,由时任校党委书记,文学教授董丁诚(笔名千里青)主笔。关于专栏得名缘由,董丁诚教授作了如下说明:“我选用‘紫藤园’作为专栏名,一是它富有诗意,是西大的一个美丽的象征和标记;二是借以缅怀校园新景的创造者、我素所景仰的已故的郭琦校长;三是中国古代以红色为正,以紫为杂色,据此,深红的《校史稿》乃为正,淡紫的‘夜话’乃为辅,也算自我定位吧。”“要说范围,无非是轶闻遗事、眼前时事、杂感随想吧,这三者大抵都与西大有关。”专栏开办后,很快就受到了普遍关注与欢迎,很多人一拿到校报就急切地寻找“夜话”专栏,有人甚至为了看“夜话”的文章才看校报。德高望重的西大老校长张岂之教授写道:“我很喜欢千里青在《西北大学报》上发表的‘紫藤园夜话’的一系列随笔,这些文章中饱含着作者对于高等教育,以及对于曾经为西北大学作出过贡献的人们的热爱,将事实与情感,将现实与理想,将赞美与惋惜,将回忆与瞻望,将信心与希望融汇在一起,读起来使人爱不忍释。”“千里青的随笔可以从多种角度去读它。它既是学校近几十年曲折发展的形象史,又是西大教职工辛勤耕耘的艺术纪实,而且是作者对于教育工作沉思的结晶。像这样的作品,我想西大校友肯定会喜欢,并将引起教育界和文化界朋友们的兴趣。”正是由于深受读者喜爱,“紫藤园夜话”专栏存续了十年之久后,才在董丁诚教授的坚辞下告一段落,主要原因是他希望有更多的人来一起叙写西大。故校报在收束“夜话”后不久,又新开了“朝花夕拾”专栏,吁请更多人来讲述西大故事。

1997年,为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作为当年校庆的献礼,《紫藤园夜话》由西大出版社作为重点图书结集出版,不到两个月6000册图书就销售一空,不得不安排重印。2002年,作为西大百年校庆重点图书,《紫藤园夜话》续集又呈现在了广大读者面前。2022年适逢西北大学百廿年校庆,作为向母校双甲子庆典的献礼,西大出版社又推出了《紫藤园夜话》第三辑,并将前两辑一并重印,以飨读者。从1997年到2022年,三辑《夜话》共收录了作者的350篇校园随笔。

《夜话》第一辑出版后,先后有《学府春秋新篇章》《西大校园的人文景观》《校园春秋现一书》《生意盎然千里青》《紫藤园的文化视野》《真挚坦诚文如其人》等20多篇书评、诗作给予高度评价。省上一位分管文教工作的领导说,他将《夜话》放在枕头边,每晚睡觉前看几篇,怪有意思!综观各方面的反应和评论,《夜话》之所以受到普遍欢迎和好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深刻的思想内涵,广泛的社会意义。《夜话》讲述了西大多个时期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颂扬了西大人可亲可敬的嘉言懿行,彰显了西大人真挚的荣校报国情怀和优良的学风道统,展示了西大人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从多个侧面记录了西北大学的发展历程,被誉为“形象的校史”。同时又具有“尺幅万里”“以小见大”的美学特征。正如两位老先生题词所说:“夜话百篇,字字句句皆有意;紫藤满园,枝枝叶叶总关情。”“校园沧桑,反映社会巨变;学人履痕,连着时代风云。“《夜话》写人叙事、追昔道今、论理抒情,其文脉或显或隐总是与大千世界相通,其思绪或明或暗总是与时代风云相连。这些随笔虽然写的是西大的人和事,但作者所作的深入挖掘和思考,远远超出了区区一隅校园,从而形象逼真地状摹了不同时期广大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充分表达了对知识分子人生境遇的人文关怀。恰如张华教授在《夜话》序中指出的那样:“这一鳞一爪,一人一事,一幅幅画面和一个个镜头,使我们浮想联翩,感受到历史的沧桑,感受到时代的进步。”

丰富多样的题材,真挚深厚的感情。《夜话》记述的人物,既有学富五车、蜚声中外的杏坛名师、学界巨擘,又有从学校毕业后才任天下、大展宏图,为母校争光添彩的西大英才;既有执掌校政为西大发展定向领航的学校领导,也有教书育人、辛勤耕耘的普通教师和职工。《夜话》所记述的事情,有的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有的则是从资料中查考得来的;有的是较大甚至是重大的事件,更多的则是日常小事。但无论何人何事,作者都用他那支生花妙笔将人物塑造得形神皆备,将事情叙述得准确真切。由于作者对所写的人和事有着真挚的感情或感受,在写人叙事时所流注的或景仰敬慕、或欣赏赞许、或感慨惋惜的种种情感便会扑面而来,使人不得不受到浸染并为之动情。

生动活泼的形式,优美流畅的文笔。《夜话》中的文章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同时也具有高超的艺术性,其结构之精巧机变,语言之流畅优美,文笔之老道纯熟,风格之朴实隽永,实乃不可多得。正因为如此,故被称为“美轮美奂的文章”,许多文章在校报陆续刊登后,被省内外多家报刊转载。更值得称道的是,一些“大学语文”课教师和研究者认为:《夜话》中的校园随笔是一种介于艺术文与实用文之间的文体,对解决实用文与艺术文互相冲突的问题有很多启示,值得同行们认真思考,并打算在其主编的《大学语文》修订时选入其中的篇目,在教学实践中检验上述想法。

“学府百年韵事多,星移斗转渐消磨。幸作《夜话》广传世,不教明珠逐逝波。”“逸事轶闻横笔端,家珍细数歌杏坛。百年世态皆书尽,胸有绣锦文有澜。”最后,让我们抄录房日晰教授对《夜话》的诗评作为本文的结尾。

注:本文原载于《西北大学报》788期

要闻聚焦

— Highlights
专题专栏— Special 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