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的百科全书”“大江南北的旅行指南”,很多同学如此称赞袁志伟老师主讲的选修课《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这门“包罗万象”的古建筑课,让同学们收获思想文化的绝佳盛宴,感悟中华文化的精神底蕴。
“百科全书”式的课堂
袁志伟老师任教于我校哲学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是佛教哲学、宗教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少数民族思想史。从小对古建筑文化的热爱与多年研究经验,让袁志伟老师坚持开设了本科生通识选修课《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拥有独特历史条件与地理位置,我们西北大学更应该成为建筑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老师希望同学们可以以此课为契机,拥有一个探索古代建筑文化的窗口,看到中国古代建筑中蕴含的经久不衰的文化。
从《峻极神工:中国传统建筑之义》到《各具千秋:清代民居建筑与文化》,袁老师用16讲70节的内容,回顾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历史、演变、结构、形式、样式和特点,讲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史、建筑艺术和建筑所蕴含的思想文化。从秦汉到宋元明清,从木结构建到砖石建筑,从殿堂楼阁到桥梁城墙,从宫殿园林到陵墓民居……他的课如同一部传统建筑的百科全书,使人目不暇接。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传统建筑文化,袁志伟老师用趣味横生的方式展现课程内容。在讲到传统建筑之美时,用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配文,一句一建筑,传统建筑的诗意之美立现;在讲述斗拱结构时,用动画图解展示,生动有趣;讲明清建筑时,加入了建筑布局的风水;讲军事建筑时,加入了军事知识……
课余时间,袁老师还经常带同学们“就近访古”。“袁老师带着我们参观了小雁塔、陕西历史博物馆、护国兴教寺、敬业寺、乾陵、汉阳陵等,老师针对中国古代史和宗教文化专业、细致又有趣的讲解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同学们回忆道。
“知行合一”去备课
“文能提笔写春秋,画能泼墨绘山河,袁老师将自己的每一个爱好都发挥到淋漓尽致了。”2017级日语专业的冯帆同学说。老师非常爱好绘画和书法,他的家中有许多自己绘制的建筑图纸和书法作品。其中由老师自己设计的《天极宫神苑图》,整卷长数十米,分为十二块区域,一共描摹了数十座楼阁殿堂和园林风光。楼阁建筑前后要画至少三遍,草稿,描线,上色,一步错了就要重新再来。
袁志伟老师却觉得十分享受,“当你把这些事情当做一个爱好,就不会觉得它是一种负担。兴趣爱好能够滋养我们的生命,不仅仅是学术生命,更是精神生命和文化生命。”
“袁老师的课太难抢了,不仅抢课难,抢座位也难”同学们抱怨道。座无虚席的课堂来自全身心的备课。
备课,用袁老师的话来说,是“知行合一”。“知”即一节课的背后,至少五个以上专业相关的知识准备;“行”则是他走遍中国大江南北,探索自己在课堂上提到的建筑。2008年至今,他的脚印遍布陕西、山西、河北以及甘肃等地区,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中国传统建筑集中区域。
“知识与实践在那一刹那的碰撞与结合,让我个人对建筑文化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感悟。”袁志伟老师说道。正是通过这样的实地走访,让他的课堂内容变得更加生动真实,为学生带来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
遇见更好的自己
“我希望这门课不仅可以培养大家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热爱,更希望每一位西大学子秉持开放、平等、温和的心理,遇到更好的自己。”袁志伟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到。
袁老师喜欢以朋友的身份与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互相分享对古代建筑文化的感悟,一道体验古建筑文化的魅力。期中考试时,袁老师会让同学们用PPT介绍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中国传统建筑,讲得好的同学还会收到老师亲手写的故宫明信片以示鼓励。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课为我开拓了视野,袁老师是一位生动的讲述者,不仅带领我们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也看到了古人高明的智慧。”18级文学院的孟泓臻同学笑着说道。在学习完一学期的课程后,他前往袁老师的故乡,也是课上出现频率最高的地方一一山西大同进行考察,真正践行了知行合一。“古代建筑不是冰冷的砖瓦,而是穿越时代风雨,附有灵魂智慧的杰作。这门课程早已超出了本身的意义,是集地理、文化、历史为一身的‘讲坛'。”
来自马来西亚的留学生李竞维也对袁老师的课赞不绝口。“当初选择袁老师的这门课,是为了增加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了解。”他说,袁老师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讲课时咬字清晰,他能听得很清楚。“上完这门课以后,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对中国的传统建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后无论在中国或者马来西亚,看见中国传统建筑时,都能用到基础的古建筑知识。”
1.6G大小的课件丰富了这门课的形式,一次次外出考察与访古充裕了这门课的内容,讲述古代建筑其背后的故事以及相关其他学术知识也成了这门课的亮点,正如袁老师所说,“这不单单是一堂建筑课,更是一门建筑和历史背后的文化课,我希望能带领同学们,从哲学思想、宗教观念、艺术审美、民族性格和文化价值的角度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