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琪:编码筑梦,笃行致远
作者:李睿敏 张卓轩 邹一方   编辑:李世宽   发布时间:25-01-17      点击:

“高中我就比较喜欢数学和物理。”填报高考志愿时,基于自己的优势,刘琪更倾向于选择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经过查询对比,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丰富的教育资源丰富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吸引了他的注意,刘琪毅然将西北大学作为首选,从此与计算机专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西大的时光里,2022级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刘琪从初来乍到的青涩学弟,到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成为2024年度优秀学生标兵……这一路他持续耕耘、不断进步,朝着心中的目标,勇敢地踏出了坚定的步伐。

着眼点滴处,探索新方法

在湖北省鄂州高中就读时,刘琪凭借扎实的理科学习背景,对计算机软件的界面操作和基本功能有了初步的认识。然而,在深入探索代码编写及软件内部运行机制的过程中,刘琪遇到了来自复杂算法与数据结构的难题。刘琪说,刚开始他觉得数据结构是块难啃的“硬骨头”,但幸运的是碰到了刘晓宁老师。刘老师不仅详细讲解了每一个公式和定理的证明过程,还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其背后的逻辑和原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探讨。通过课堂和老师的交流以及课下的巩固复习,刘琪逐渐掌握了那些曾经让他望而生畏的知识点。随着学习的深入,刘琪也开始反思学习方法。他意识到,要想在计算机专业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仅仅依靠原有的理科基础是不够的。他开始主动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比如每周掌握一种新的编程语言特性,或是深入理解一个复杂的算法原理。正是在这样的学习和反思中,刘琪逐渐从一个对代码和软件运行相对陌生的小白,成长到能够自信地编写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人。

刘琪认为,努力是高于一切的。在他看来,虽然学习的最高境界需要比拼天赋,但对于包括他在内的绝大多数同学来说,只要坚持保持初心,不断努力,就能取得显著的进步。

面对厚厚的课本,刘琪从不急于求成,而是像一位耐心的工匠,细细雕琢着每一个知识点。他不仅仅满足于记住公式和定理,更渴望深入理解它们背后的逻辑与原理,时常为了一个难题,翻阅数本参考书,甚至在线上与老师、同学展开讨论,直到豁然开朗。

“授课内容与课本知识基本是一致的,只要专注课本,就能有所进步”。日复一日、久久为功,刘琪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习策略:掌握课本,理解课本,并在期末专心复习。刘琪的努力与坚持,最终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前三年综测排名第一、成绩排名第二,并在程序设计基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多门核心课程中,取得了90分以上的优异成绩。

实践促发展,笃行见真知

“理论知识和工科应用两者间确实存在很大差距,唯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真正掌握并精通专业技能”。抱着提升自我能力的初衷,刘琪积极参与了2024年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成功开发出在传统师生教学管理情况之上,配合大模型实现卷面分割,逐块识别,实现智能阅卷效果的云心智阅智慧学习平台。

开发一个前端部分多达7021行代码,后端部分也有4201行的软件系统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面对如此繁杂的数据库设计与错综复杂的逻辑关系,刘琪时常需要熬夜钻研,反复推敲每一个细节,“我知道只要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前后端体系结构的接口衔接是另一个棘手的难题。为了确保数据的无缝传输与高效处理,刘琪结合专业知识与团队协商的结果,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并不断向老师请教,寻求更专业的指导。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奋战,项目终于迎来了优化的完成。他的努力与付出也收获了丰厚的回报——不仅成功拿下了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西北赛区三等奖,还申请到了智慧学习平台的软件著作权。刘琪还跟随团队参加了编程与数学结合的竞赛——程序设计天梯赛,获得了全国三等奖的好成绩。

2023年暑假,刘琪作为队长参加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既然参与就要干点有意义的时事情,不能浮于表面”。他主动联络相关部门,带领队伍踏上了前往湖北省襄阳市扶贫基地种植园的路程。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村民的生活和习惯,团队成员们主动融入当地社会,参与村民的日常劳作和娱乐活动。通过这些亲身体验,他们不仅学会了更多与村民相处的技巧,还深刻体会到了村民的勤劳和智慧。

在与地方部门的深入交流中,团队获知该种植园主营冬枣与夏葡萄,曾经也尝试过发展电商业务,但效果并不理想。刘琪和团队成员积极分享了经验和建议,为农户家说明了电商的趋势以及必然要追赶的潮流,并且努力帮助当地村民学会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操作。

“当时我们都有些社恐,但是为了活动的圆满完成就硬着头皮上了。”最终,刘琪团队依据精心搜集的种植园资料,攥写了一份暑期实践报告。这份报告凭借其出色的内容与深度,荣获了西北大学“暑期三下乡”活动的优秀报告,而刘琪个人也被授予了先进个人的称号。

劳逸相结合,多彩绘生活

刚踏入大学时,学院实行《学生朋辈辅导员制度》,分配的学生朋辈辅导员刘琪学长给予了他鼓励与支持,刘琪当选为生活委员。这一职务让他有机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如协助申请助学金等,更成为了他锻炼社交能力、结交挚友的宝贵平台。在实践中,刘琪不仅学会了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同学,还收获了满满的友情与成长。

在刘琪迈入大学校园的第二学年,他怀揣着一颗感恩与回馈的心,毅然决定竞选信息学院2023级的朋辈辅导员,“我的朋辈辅导员给了我很多的帮助,我也希望能帮助到更多人,向学弟学妹们传递正能量,激发他们的潜能与热情”。

上任后,他迅速进入角色,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主动邀请对应的2023级班委们召开会议。在会议上,他耐心倾听每一位班委的意见与建议,为同学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除了与班委们的紧密合作,刘琪还与许多2023级的同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时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同学们分享学习经验,无论是学习方法、时间管理还是心态调整,他都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每当有同学遇到困惑或难题时,他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耐心解答,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朋辈辅导员”的责任与担当。

刘琪懂得在繁重的学习与工作压力之下,找到恰当的放松方式对于保持长久活力至关重要。“我初中开始就喜欢打乒乓球了,这对我来说是调节自我的秘诀。”他常常这样说,眼中闪烁着对这项运动的热爱与执着。在乒乓球课堂上,刘琪的身影总是格外专注而坚定。他身穿一身轻便的运动装,手持球拍,每一个挥拍、每一个步伐都透露出他对技巧的精雕细琢。“安江老师的每一堂课都让我受益匪浅,他不仅传授了高超的球技,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如何在比赛中保持冷静、如何在失败中寻找成长的机会。”刘琪感激地说。经过长达一年的训练和实践,他带领信息学院乒乓球院队获得了西北大学2023-2024 年乒乓球“健康杯”比赛第一名。

课堂之外,刘琪的热情并未有丝毫减退。在担任西北大学乒乓球协会负责人的这段日子里,刘琪精心组织了多场院校级乒乓球比赛,从赛事的策划到执行,他全程参与,细致入微。他会与社团成员共同商讨赛程安排,确保每一场比赛都能有序进行,他还会积极联系参赛选手,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在西大的学习之旅中,刘琪收获颇丰。“这三年里,我不仅提高了专业能力,还遇到了启发我、给予我机遇的导师。”只有机遇与个人努力相辅相成,踏实做事方能赢得认可。

当选为优秀学生标兵,对刘琪而言是惊喜也是一种肯定。展望未来,他矢志不渝,初心如磐,始终坚信只要学就会有收获,同时他更期待在不断提高自身实力的同时,主动出击、遇到机遇、抓住机遇。

要闻聚焦

— Highlights
专题专栏— Special 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