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由我校申烨华教授主持、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和神木县生态建设保护协会共同完成的“长柄扁桃高值综合开发及其沙漠治理应用”研究成果通过省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由来自化学、化工、环境、食品、林学、能源等领域的9位专家组成,中国科学院郑兰荪院士担任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张生勇院士担任副主任委员。榆林市政府市长助理刘俊明和我校副校长高岭出席会议并致辞,省科技厅副厅长孙科,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榆林市和我校 单位参加会议。
会议期间,鉴定委员会通过听取课题组的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审阅了相关技术文件,质询和讨论后认为,课题组自2003年立项至今历时9年,研究总结了长柄扁桃育苗、栽培及管护技术,同时围绕长柄扁桃种子,首次研发出长柄扁桃油、生物柴油、甘油、苦杏仁苷、蛋白粉、饲料原料、活性炭等7种产品,实现了长柄扁桃的综合高值利用,将长柄扁桃从一种野生植物开发为经济治沙植物,为沙漠治理产业化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以长柄扁桃为原料开发食用油、生物柴油等研究工作为国际首创,项目总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鉴定委员会同时认为该项目选题符合国家产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重大方针,目标明确,对治理沙漠、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发展食品和能源工业具有重大意义,并建议国家及地方相关部门,加大对该项目研究开发的投入,推动长柄扁桃沙产业的快速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动长柄扁桃高值综合利用和基地建设的发展,健康快速的发展长柄扁桃沙产业,并由此带动沙漠治理可持续发展,15日下午,由陕西省林业厅主办,我校和榆林市林业局、神木县生态保护建设协会承办召开了“长柄扁桃高值综合利用及沙漠治理新模式实践研讨会”,听取了申烨华教授代表项目组的汇报,郑兰荪院士通报了项目鉴定情况。来自中国林科院、陕西省林业厅等14家政府部门和企业参加了研讨会议。研讨会围绕长柄扁桃在沙漠治理、综合利用、产业开发、基础研究,以及政府部门加大投资力度等方面的问题分别进行了发言和深入探讨。

鉴定会现场

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郑兰荪院士讲话

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生勇院士讲话

陕西省科技厅副厅长孙科讲话

副校长高岭致辞

实践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