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CCTV-4播出《鲁健访谈·对话张彦仲》。节目中,我校1962届物理学系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战略科学家、“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C919大飞机自主工程总设计师、西北大学第七届杰出校友“玉兰奖”获得者张彦仲院士在北京大兴机场、上海虹桥机场和他参与研制全过程的C919飞机机舱里,与主持人鲁健讲述了中国航空人一步步推动“让中国的大飞机翱翔蓝天”的梦想变为现实的奋斗历程。
张彦仲院士1962年从物理学系毕业后便投身中国航空事业,从此开启了长达六十余年的航空报国征程。他主持引入多项航空新技术,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完成艰难的飞机故障诊断任务。1981年,为进一步掌握世界航空科技前沿知识,他放弃304所副所长职务,赴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深造,1984年成为三一学院首位中国籍博士。学成后的他,拒绝国外高薪工作的机会,坚定选择回国,继续为祖国的航空事业添砖加瓦。
长期以来,张彦仲院士关心关注母校发展建设,2023年在母校121周年华诞之际,他向母校捐赠了《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及其实现》等十一种图书、论文手稿及C919大飞机模型,并作《中国大飞机工程》专题报告,向全校师生介绍了飞机的百年发展史,讲述了中国大飞机工程的历史演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在西北大学第七届杰出校友“玉兰奖”颁奖中,张彦仲院士以“三次改行 奉献祖国”为题介绍了自己服从国家需求,从机械工程到信息技术再到航空系统工程的三次改行。他说,能够顺利完成改行,归根结底是受益于母校的教育和培养,深情表白母校:“公诚勤朴训,百载耀昆仑。学子天涯走,无忘母校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