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新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专题论文
作者:社科处 文化遗产学院   编辑:熊晓芬   发布时间:25-11-06      点击:

近日,文化遗产学院王立新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2025年第10期上发表了专题论文《商王朝国家形式的考古学观察》。本文是王立新教授参与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三代文明的考古学实证”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是学校在夏商周考古研究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文章指出,夏商之际中原地区文化格局的重要变化及相关记载显示,新兴的商王朝是以商汤为盟主的军事联盟建立的国家政体。早商时期,商文化呈波次向周边区域的分布扩展,是由以商王为核心的联合体攫取和控制周边各类资源的战略意图所导致的。因而,商文化的分布区与商王朝的实控区域即疆域范围应大体一致。商文化在东先贤期和殷墟一期晚段先后两次出现分布范围的收缩,而商中心区青铜文化的发展仍然达到了高峰,商式礼器的分布范围也不断扩大,表明商王朝可能已由之前的向外不断开疆拓土,转变为以贸易或贡赋手段获取部分地区的资源,但国家结构的联盟性质并未产生质的变化。由考古学上两类政治势力的逐渐辨识可以印证,周初文献中所记录的商的内外服制,应当就是商代国家曾经真实存在过的管理制度。传统史学观中的商王朝,其实质就是以内外服制为管理体制、以商王国为核心的邦方或族的联合体。

《中国社会科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并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期刊,主要发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重大前沿学术研究成果。“十四五”以来,我校教师在《中国社会科学》上的发文量呈现稳健增长态势。今年连续发表的韩志斌、王立新教授的两篇文章,充分体现了我校在相关学科领域的深厚积累与创新活力。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顶层设计,通过优化科研管理体制、加强高水平团队建设、营造潜心治学的学术氛围等一系列举措,为教师产出重大原创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鼓励教师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国际学术前沿,勇攀科研高峰,力争产出更多标志性、引领性的学术精品,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要闻聚焦

— Highlights
专题专栏— Special 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