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首次获批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发布时间:17-10-12      点击:

近日,国家科技部公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立项结果,我校文化遗产学院特聘教授付巧妹作为项目负责人牵头申报的“天山地区古代人类遗传演化研究”项目获批立项,获批经费456万元,实施周期为3年。这是我校首次获批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该项目紧扣“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由我校联合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共同开展国际合作研究。针对古丝绸之路上有重大影响的古代月氏国的考古学文化遗存的确认,及其与中亚地区的大夏、贵霜、康居、粟特等古代人群关系。通过合作获取天山地区古代人骨资料,开展古基因组研究,确认天山地区不同区域古代人群的关系,分析外来人群在DNA中所占比例,计算发生基因交流的时间,从而确定古代月氏的考古文化遗存。进而将其与古代大夏、贵霜、康居、粟特的考古学文化遗存进行系统比较研究,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争取在这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提高我国学术界在丝绸之路遗产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加强我国在“丝路申遗”中的主导权,提升我国在国际组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中的地位。

要闻聚焦

— Highlights
专题专栏— Special 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