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5年集中受理期申报项目的评审结果。我校信息学院管子玉教授和地质学系龙晓平教授分别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这是继2012年以来,我校再次同年获得两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至此我校共有四人获得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资助。
为促进创新型青年人才的快速成长,基金委自2012年起设立了优秀青年基金项目,主要支持具备5~10年的科研经历并取得一定科研成就的青年科学技术人员(男性38岁以下、女性40岁以下),在科研第一线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基础研究。作为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过渡的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校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分布在地学、信息科学和化学学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实施对我校不同学科优秀创新人才的成长,对探索优势学科领域的科技前沿和助推新型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简介:
管子玉教授,男,1982年生。2010年浙江大学博士毕业,2010年至2012年在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做博士后,2014年至今在我校信息科学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在基于图的机器学习理论、媒体数据信息获取与理解、智能媒体推荐与检索等方面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在相关领域国际著名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或已录用)论文25篇,得到了领域内同行的高度评价和引用。发表论文共被他引321次,其中SCI他引40次。
龙晓平教授,男,1979年生。2007年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毕业,曾在香港大学、澳大利亚Curtin大学等地做访问学者,2015年至今在我校地质学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围绕克拉通和增生造山带型大陆地壳的形成与演化进行相关研究,获得多项国家基金面上项目资助,发表近60篇高水平研究论文,第一作者论文在SCI他引326次,单篇他引最高6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