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由我校研究生院、信息学院联合主办的“定位计算与行为感知”学术研讨会在太白校区举行。来自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深圳大学以及西安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代表6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也是“研究生科学大讲堂”的系列活动之一。
本次研讨会包括学术报告和学术讨论两个环节。在学术报告阶段,来自全国知名高校的10位专家学者向与会人员分享了各自的科研团队在“定位计算与行为感知”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并结合已发表的顶级会议、期刊文章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其中包括:RSSI被摒弃的原因、CSI可持续的时间长度、基于训练学习方法的配套方案、基于模型定位的弊端与优势所在、可穿戴设备的社会化效应等。在学术讨论阶段,10位参加报告的学者与特邀嘉宾华中科技大学蒋洪波教授、浙江大学贺诗波教授一同针对与会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探讨,讨论内容包括:CSI还能做什么、位置被第三方获取后的个人隐私性问题、无线信号在计算机研究领域的“打劫”行为等。
此次研讨会深入探究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定位计算新方法,讨论了用户位置被计算后的隐私安全等问题,让与会师生对“定位计算与行为感知”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有了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也为广大师生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术沟通交流平台。(杨红涛、邢天璋)
